大俘获立体角的内靶超导螺线管表面muon源的设计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肖冉, 刘艳芬, 许文贞, 谭宗泉, 成斌, 孔伟, 叶邦角. 2014: 大俘获立体角的内靶超导螺线管表面muon源的设计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null(4): 468-474.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4.468
引用本文: 肖冉, 刘艳芬, 许文贞, 谭宗泉, 成斌, 孔伟, 叶邦角. 2014: 大俘获立体角的内靶超导螺线管表面muon源的设计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null(4): 468-474.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4.468
XIAO Ran, LIU Yanfen, XU Wenzhen, TAN Zongquan, CHENG Bin, KONG Wei, YE Bangjiao. 2014: Study on a New Large Solid Angle Capture System for Surface Muon Using Sup erconducting Solenoids, Nuclear Physics Review, null(4): 468-474.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4.468
Citation: XIAO Ran, LIU Yanfen, XU Wenzhen, TAN Zongquan, CHENG Bin, KONG Wei, YE Bangjiao. 2014: Study on a New Large Solid Angle Capture System for Surface Muon Using Sup erconducting Solenoids, Nuclear Physics Review, null(4): 468-474. doi: 10.11804/NuclPhysRev.31.04.468

大俘获立体角的内靶超导螺线管表面muon源的设计研究

Study on a New Large Solid Angle Capture System for Surface Muon Using Sup erconducting Solenoids

  • 摘要: 高通量μ子源是国际上μ子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高能质子应用区中,运用蒙特卡罗工具Geant4和G4beamline软件设计了使用内靶超导螺线管俘获高通量表面μ子的束线。与传统的分离靶和基于四极磁铁的收集系统相比,大孔径超导螺线管可以将收集效率提高两个量级。通过对不同靶材的粒子产率进行分析得出石墨是最佳靶材,然后比较俘获螺线管与束流的不同偏转角度下收集的表面μ的产率,提出了合理的较高产率的俘获和输运螺线管的设计方案,并与常规磁铁方案比较,最终在衰变螺线管端口的表面μ通量高达108/s。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1
  • HTML全文浏览数:  128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12-20

大俘获立体角的内靶超导螺线管表面muon源的设计研究

  •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 230026
  •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 201204

摘要: 高通量μ子源是国际上μ子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高能质子应用区中,运用蒙特卡罗工具Geant4和G4beamline软件设计了使用内靶超导螺线管俘获高通量表面μ子的束线。与传统的分离靶和基于四极磁铁的收集系统相比,大孔径超导螺线管可以将收集效率提高两个量级。通过对不同靶材的粒子产率进行分析得出石墨是最佳靶材,然后比较俘获螺线管与束流的不同偏转角度下收集的表面μ的产率,提出了合理的较高产率的俘获和输运螺线管的设计方案,并与常规磁铁方案比较,最终在衰变螺线管端口的表面μ通量高达108/s。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