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PNJL模型下QCD的相图

上一篇

下一篇

唐占铎, 邵国运, 高雪艳, 高宁, 贺伟博. 2017: 改进的PNJL模型下QCD的相图, 原子核物理评论, 34(3): 575-57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575
引用本文: 唐占铎, 邵国运, 高雪艳, 高宁, 贺伟博. 2017: 改进的PNJL模型下QCD的相图, 原子核物理评论, 34(3): 575-57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575
TANG Zhanduo, SHAO Guoyun, GAO Xueyan, GAO Ning, HE Weibo. 2017: QCD Phase Diagram in the Improved PNJL Model,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4(3): 575-57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575
Citation: TANG Zhanduo, SHAO Guoyun, GAO Xueyan, GAO Ning, HE Weibo. 2017: QCD Phase Diagram in the Improved PNJL Model,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4(3): 575-579.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575

改进的PNJL模型下QCD的相图

QCD Phase Diagram in the Improved PNJL Model

  • 摘要: Polyakov-Nambu-Jona-Lasinio (PN JL)模型是研究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的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效模型之一.在PNJL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手征凝聚和Polyakov圈之间的纠缠作用,并且引入了化学势修正的Polyakov有效势,由此得到了化学势依赖的entangled PNJL (μEPNJL)模型.在平均场框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PNJL模型,由μEPNJL模型计算得到的临界点(CEP)朝着温度更高、化学势更小处移动,并且手征对称性恢复相变和退禁闭相变在较大的化学势范围内都重合得很好.通过与STAR合作组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净质子数分布的测量结果相比,可以发现,通过适当的参数调节,由μEPNJL模型计算得到的CEP更加靠近实验预言的CEP可能存在的区域.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1
  • HTML全文浏览数:  29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9-20

改进的PNJL模型下QCD的相图

  •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西安,710049

摘要: Polyakov-Nambu-Jona-Lasinio (PN JL)模型是研究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的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效模型之一.在PNJL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手征凝聚和Polyakov圈之间的纠缠作用,并且引入了化学势修正的Polyakov有效势,由此得到了化学势依赖的entangled PNJL (μEPNJL)模型.在平均场框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的PNJL模型,由μEPNJL模型计算得到的临界点(CEP)朝着温度更高、化学势更小处移动,并且手征对称性恢复相变和退禁闭相变在较大的化学势范围内都重合得很好.通过与STAR合作组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净质子数分布的测量结果相比,可以发现,通过适当的参数调节,由μEPNJL模型计算得到的CEP更加靠近实验预言的CEP可能存在的区域.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