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高杰, 王春杰, 韩志斌, 李燕, 施立群, 雷前涛, 邓琪, 黄鹤飞. 2017: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原子核物理评论, 34(3): 656-66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656
引用本文: 高杰, 王春杰, 韩志斌, 李燕, 施立群, 雷前涛, 邓琪, 黄鹤飞. 2017: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原子核物理评论, 34(3): 656-66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656
GAO Jie, WANG Chunjie, HAN Zhibin, LI Yan, SHI Liqun, LEI Qiantao, DENG Qi, HUANG Hefei. 2017: Application of Elastic Recoil Detection Analysis Technique in the Study of Helium Behavior in Materials,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4(3): 656-66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656
Citation: GAO Jie, WANG Chunjie, HAN Zhibin, LI Yan, SHI Liqun, LEI Qiantao, DENG Qi, HUANG Hefei. 2017: Application of Elastic Recoil Detection Analysis Technique in the Study of Helium Behavior in Materials,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4(3): 656-660. doi: 10.11804/NuclPhysRev.34.03.656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Elastic Recoil Detection Analysis Technique in the Study of Helium Behavior in Materials

  • 摘要: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ERDA)对轻元素的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包含深度信息的优势,因此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镍基哈氏N合金被认为是未来熔盐堆的结构材料,氦脆是其服役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掠入射模式的ERDA,解析了哈氏N合金样品中的氦原子浓度及其分布,但仅局限于0~175 nm深度范围内.结果表明:在800℃的退火条件下,距离样品辐照表面~33 nm深度区域内,出现了氦原子逃逸现象.更高温度的退火(1050℃)可加剧氦原子的逃逸,但样品中仍有氦原子滞留.另外,采用透射式的ERDA,极大地扩大了对氦原子分析的深度范围,得到了纯镍薄膜在0~950 nm深度区域内的氦原子浓度分布.这表明将块体材料制备成薄膜样品,利用透射模式的ERDA,将可以得到氦原子在更大范围内的扩散、逃逸行为.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9
  • HTML全文浏览数:  30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9-20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049
  •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系,上海,200433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系,上海200433

摘要: 弹性反冲探测分析技术(ERDA)对轻元素的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包含深度信息的优势,因此在材料氦行为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镍基哈氏N合金被认为是未来熔盐堆的结构材料,氦脆是其服役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掠入射模式的ERDA,解析了哈氏N合金样品中的氦原子浓度及其分布,但仅局限于0~175 nm深度范围内.结果表明:在800℃的退火条件下,距离样品辐照表面~33 nm深度区域内,出现了氦原子逃逸现象.更高温度的退火(1050℃)可加剧氦原子的逃逸,但样品中仍有氦原子滞留.另外,采用透射式的ERDA,极大地扩大了对氦原子分析的深度范围,得到了纯镍薄膜在0~950 nm深度区域内的氦原子浓度分布.这表明将块体材料制备成薄膜样品,利用透射模式的ERDA,将可以得到氦原子在更大范围内的扩散、逃逸行为.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