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治癌笔形束精确模型的研究进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晖, 戴中颖, 刘新国, 陈卫强, 李强. 2018: 重离子治癌笔形束精确模型的研究进展, 原子核物理评论, 35(1): 85-93.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1.085
引用本文: 张晖, 戴中颖, 刘新国, 陈卫强, 李强. 2018: 重离子治癌笔形束精确模型的研究进展, 原子核物理评论, 35(1): 85-93.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1.085
ZHANG Hui, DAI Zhongying, LIU Xinguo, CHEN Weiqiang, LI Qiang. 2018: Research Progress on Accurate Pencil Beam Model for Heavy Ion Cancer Therapy,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5(1): 85-93.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1.085
Citation: ZHANG Hui, DAI Zhongying, LIU Xinguo, CHEN Weiqiang, LI Qiang. 2018: Research Progress on Accurate Pencil Beam Model for Heavy Ion Cancer Therapy,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5(1): 85-93.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1.085

重离子治癌笔形束精确模型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Accurate Pencil Beam Model for Heavy Ion Cancer Therapy

  • 摘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目前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是采用单一高斯模型来描述笔形束的横向剂量分布的,但是对重离子在介质中产生的次级粒子剂量贡献考虑不充分的单一高斯模型不足以描述真实的笔形束横向剂量分布.精确的笔形束模型还应该包含描述由次级粒子所产生的低剂量包络.本研究对笔形束精确模型中对离轴区域低剂量包络的成因、性质、剂量贡献、数学模型及低剂量包络探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基于武威重离子治疗中心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装置(HIMM-WW)水平束治疗头的设备布局,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能量重离子笔形束的离轴剂量分布,探讨了模拟计算所得笔形束横向剂量分布与不同数学模型的符合程度.验证了已有文献中所提到的三重高斯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笔形束的横向剂量分布这一结论.这些工作为下一步改进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中的重离子笔形束模型奠定了基础.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8
  • HTML全文浏览数:  27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1-01

重离子治癌笔形束精确模型的研究进展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甘肃省重离子束辐射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甘肃省重离子束辐射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摘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目前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是采用单一高斯模型来描述笔形束的横向剂量分布的,但是对重离子在介质中产生的次级粒子剂量贡献考虑不充分的单一高斯模型不足以描述真实的笔形束横向剂量分布.精确的笔形束模型还应该包含描述由次级粒子所产生的低剂量包络.本研究对笔形束精确模型中对离轴区域低剂量包络的成因、性质、剂量贡献、数学模型及低剂量包络探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基于武威重离子治疗中心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装置(HIMM-WW)水平束治疗头的设备布局,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能量重离子笔形束的离轴剂量分布,探讨了模拟计算所得笔形束横向剂量分布与不同数学模型的符合程度.验证了已有文献中所提到的三重高斯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笔形束的横向剂量分布这一结论.这些工作为下一步改进IMP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中的重离子笔形束模型奠定了基础.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