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热中子的nTHGEM探测器性能研究
-
鲁黎明,
-
周晓娟,
-
周健荣,
-
蒋兴奋,
-
朱林,
-
何聪,
-
谭莹莹,
-
杨桂安,
-
夏远光,
-
谢宇广,
-
郑波,
-
王晓冬,
-
陈元柏,
-
孙志嘉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东莞 52380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
- 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东莞 52380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
- 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东莞 52380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49;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9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 随着脉冲强流中子源的发展,对高性能中子探测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3He气体资源严重短缺和高计数率中子探测器的迫切需求,已开始制约着中子源应用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针对中子的特殊性,专门研发了一种陶瓷基材的nTHGEM(neutron Thick Gaseous Electron Multiplier)探测器用于中子探测.基于nTHGEM的中子探测器具有高计数率、高位置与时间分辨能力、增益大、制作工艺简单,且便于大面积制作的特点,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替代3 He探测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详细研究nTHGEM探测器的本身性能,本工作使用55 Fe放射源研究了nTHGEM探测器的增益、计数率稳定性、能量分辨率等关键参数与nTHGEM膜间电压、收集场强、漂移场强之间的关系,优化了nTHGEM探测器在不同工作气体中的工作参数,为后续进一步优化nTHGEM探测器设计和工艺奠定了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单层nTHGEM探测器在Ar(90%)+CO2(10%)混合气体中增益能达到103,探测器计数率稳定性良好.另外,还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CARR反应堆(China Advanced Research Reactor)上进行了中子束流实验,通过狭缝测量到探测器位置分辨率为(3.01±0.03)mm(FWHM),已经接近高气压3He MWPC中子探测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