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模型中中心力不确定度和跨壳激发效应的初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袁岑溪, 杜天雪. 2018: 壳模型中中心力不确定度和跨壳激发效应的初步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35(4): 537-5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4.537
引用本文: 袁岑溪, 杜天雪. 2018: 壳模型中中心力不确定度和跨壳激发效应的初步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 35(4): 537-5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4.537
YUAN Cenxi, DU Tianxue. 2018: Preliminary Study on Uncertainty of Central Force and Effect of Cross-Shell Excitation in Shell Model,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5(4): 537-5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4.537
Citation: YUAN Cenxi, DU Tianxue. 2018: Preliminary Study on Uncertainty of Central Force and Effect of Cross-Shell Excitation in Shell Model, Nuclear Physics Review, 35(4): 537-542. doi: 10.11804/NuclPhysRev.35.04.537

壳模型中中心力不确定度和跨壳激发效应的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Uncertainty of Central Force and Effect of Cross-Shell Excitation in Shell Model

  • 摘要: 原子核壳模型不确定度虽然很重要,但目前为止还研究较少.本工作对壳模型中的核力不确定度和模型空间效应的展开了初步研究.核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中心力,中心力也被认为包含了最多的重整化效应.如果考虑半满壳核以及只考虑中心力的强度变化,对能谱的理论描述的变化只与中心力的C10(T,S=1,0)和C11(T,S=1,1) 部分相关.中心力变化时,自旋轨道耦合力和张量力都保持裸核力的强度不变.由此得到的简单核力的一套强度参数可以对Sn和Pb同位素及N=82和126同中素的188个态的能谱描述达到0.2 MeV均方根差.但是如果对这些同位素和同中素分别考虑,均方根差可以进一步减小,并且有不同的极小值.质子质子相互作用的强度比中子中子相互作用的强度要大15%,这表明中重核中存在"镜像能差".增大模型空间对部分核的描述很重要,比如考虑跨壳激发对质子或中子数为幻数的核很重要.还通过三个哈密顿量研究了丰中子F 同位素,尽管三个哈密顿量的结果不同,双中子分离能和能谱都对跨壳激发非常敏感,并且被跨壳激发影响的趋势类似.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1
  • HTML全文浏览数:  12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12-20

壳模型中中心力不确定度和跨壳激发效应的初步研究

  •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519082

摘要: 原子核壳模型不确定度虽然很重要,但目前为止还研究较少.本工作对壳模型中的核力不确定度和模型空间效应的展开了初步研究.核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中心力,中心力也被认为包含了最多的重整化效应.如果考虑半满壳核以及只考虑中心力的强度变化,对能谱的理论描述的变化只与中心力的C10(T,S=1,0)和C11(T,S=1,1) 部分相关.中心力变化时,自旋轨道耦合力和张量力都保持裸核力的强度不变.由此得到的简单核力的一套强度参数可以对Sn和Pb同位素及N=82和126同中素的188个态的能谱描述达到0.2 MeV均方根差.但是如果对这些同位素和同中素分别考虑,均方根差可以进一步减小,并且有不同的极小值.质子质子相互作用的强度比中子中子相互作用的强度要大15%,这表明中重核中存在"镜像能差".增大模型空间对部分核的描述很重要,比如考虑跨壳激发对质子或中子数为幻数的核很重要.还通过三个哈密顿量研究了丰中子F 同位素,尽管三个哈密顿量的结果不同,双中子分离能和能谱都对跨壳激发非常敏感,并且被跨壳激发影响的趋势类似.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