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理论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建柱, 张飞舟, 李有宽, 吴毅. 2014: 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理论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null(10): 101012.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1012
引用本文: 张建柱, 张飞舟, 李有宽, 吴毅. 2014: 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理论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null(10): 101012.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1012
Zhang Jianzhu, Zhang Feizhou, Li Youkuan, Wu Yi. 2014: Theoretic analysis of expanded beacon’s anisoplanatic error,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null(10): 101012.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1012
Citation: Zhang Jianzhu, Zhang Feizhou, Li Youkuan, Wu Yi. 2014: Theoretic analysis of expanded beacon’s anisoplanatic error,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null(10): 101012.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1012

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理论分析

Theoretic analysis of expanded beacon’s anisoplanatic error

  • 摘要: 利用 Sasiele等提出的空间谱滤波技术,对两种典型应用场景下扩展信标非等晕性问题进行了建模,获得了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及其不同Zernike模式分量的理论公式。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两种场景和典型湍流模式下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及其不同Zernike模式分量的特性,结果表明:信标扩展度与接收系统口径相同时,扩展与聚焦耦合非等晕方差最小,但扩展与聚焦耦合非等晕方差高阶项(去平移、倾斜和离焦)分量并非最小,高阶项分量最小时信标扩展尺度应小于接收系统口径;当信标扩展角与信标偏置角相当时,纯信标扩展非等晕方差约是纯角度非等晕方差的2.2%;相对湍流大气纯角度和纯聚焦非等晕方差,信标扩展导致的湍流大气非等晕是小量,多数情况下可不考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9
  • HTML全文浏览数:  96
  • PDF下载数:  2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10-30

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理论分析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 100094; 中国科学院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 230031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 10009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900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94
  • 中国科学院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230031

摘要: 利用 Sasiele等提出的空间谱滤波技术,对两种典型应用场景下扩展信标非等晕性问题进行了建模,获得了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及其不同Zernike模式分量的理论公式。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了两种场景和典型湍流模式下扩展信标非等晕误差及其不同Zernike模式分量的特性,结果表明:信标扩展度与接收系统口径相同时,扩展与聚焦耦合非等晕方差最小,但扩展与聚焦耦合非等晕方差高阶项(去平移、倾斜和离焦)分量并非最小,高阶项分量最小时信标扩展尺度应小于接收系统口径;当信标扩展角与信标偏置角相当时,纯信标扩展非等晕方差约是纯角度非等晕方差的2.2%;相对湍流大气纯角度和纯聚焦非等晕方差,信标扩展导致的湍流大气非等晕是小量,多数情况下可不考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