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CH薄膜表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贾晓琴, 何智兵, 何小珊, 韦建军, 杜凯, 刘浩. 2014: 热处理对CH薄膜表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强激光与粒子束, null(10): 102004.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4
引用本文: 贾晓琴, 何智兵, 何小珊, 韦建军, 杜凯, 刘浩. 2014: 热处理对CH薄膜表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强激光与粒子束, null(10): 102004.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4
Jia Xiaoqin, He Zhibing, He Xiaoshan, Wei Jianjun, Du Kai, Liu Hao. 2014: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surfa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H films,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null(10): 102004.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4
Citation: Jia Xiaoqin, He Zhibing, He Xiaoshan, Wei Jianjun, Du Kai, Liu Hao. 2014: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surfa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H films,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null(10): 102004. doi: 10.11884/HPLPB201426.102004

热处理对CH薄膜表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surfa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H films

  • 摘要: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度约为7μm 的辉光放电聚合物薄膜,将制备的薄膜样品放入通有氩气保护的热处理炉中加热至300℃,分别进行6,10,24 h 的保温热处理。通过白光干涉仪观察分析了不同保温时间下辉光放电聚合物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了300℃条件下不同保温时间对薄膜结构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仪表征了不同保温时间热处理后,薄膜硬度及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薄膜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由12 nm降至4.43 nm。薄膜结构中甲基的相对含量减少,双键的相对含量增加,碳链变长,同时薄膜网络结构的交联化程度增强。硬度和模量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9
  • HTML全文浏览数:  99
  • PDF下载数:  3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10-30

热处理对CH薄膜表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四川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 610065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621900
  • 四川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65

摘要: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厚度约为7μm 的辉光放电聚合物薄膜,将制备的薄膜样品放入通有氩气保护的热处理炉中加热至300℃,分别进行6,10,24 h 的保温热处理。通过白光干涉仪观察分析了不同保温时间下辉光放电聚合物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了300℃条件下不同保温时间对薄膜结构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仪表征了不同保温时间热处理后,薄膜硬度及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薄膜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由12 nm降至4.43 nm。薄膜结构中甲基的相对含量减少,双键的相对含量增加,碳链变长,同时薄膜网络结构的交联化程度增强。硬度和模量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