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舰艇避雷防护评估仿真

上一篇

下一篇

裴高飞, 陈海林, 高成. 2018: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舰艇避雷防护评估仿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30(1): 55-6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193
引用本文: 裴高飞, 陈海林, 高成. 2018: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舰艇避雷防护评估仿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30(1): 55-6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193
Pei Gaofei, Chen Hailin, Gao Cheng. 2018: Lightning protection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surface ship based on leader progression model,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30(1): 55-6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193
Citation: Pei Gaofei, Chen Hailin, Gao Cheng. 2018: Lightning protection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surface ship based on leader progression model,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30(1): 55-61. doi: 10.11884/HPLPB201830.170193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舰艇避雷防护评估仿真

Lightning protection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surface ship based on leader progression model

  • 摘要: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实现了海域上地闪先导2维数值放电模拟,完成了海域上地闪先导放电通道过程的图样采集.通过建立二维舰船模型,并根据相关标准对舰船模型进行避雷针的数量、高度、位置设定,对此模型进行雷电先导放电数值试验.经大量试验统计分析,舰船采用单根避雷针设计方案时,避雷针的高度较高,使得接闪概率明显增大,但在避雷针周围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护效果;与单根设计方案相比,双根避雷针设计使得舰船整体结构高度降低,总的接闪次数有所减少,防护效果更佳.该评估方法可与长间隙放电试验和雷电观测互为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水面舰艇避雷系统防护评估检验技术,为舰艇的雷电防护提供理论基础.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9
  • HTML全文浏览数:  194
  • PDF下载数:  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1-30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舰艇避雷防护评估仿真

  • 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7;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211153
  • 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7

摘要: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实现了海域上地闪先导2维数值放电模拟,完成了海域上地闪先导放电通道过程的图样采集.通过建立二维舰船模型,并根据相关标准对舰船模型进行避雷针的数量、高度、位置设定,对此模型进行雷电先导放电数值试验.经大量试验统计分析,舰船采用单根避雷针设计方案时,避雷针的高度较高,使得接闪概率明显增大,但在避雷针周围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护效果;与单根设计方案相比,双根避雷针设计使得舰船整体结构高度降低,总的接闪次数有所减少,防护效果更佳.该评估方法可与长间隙放电试验和雷电观测互为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水面舰艇避雷系统防护评估检验技术,为舰艇的雷电防护提供理论基础.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