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的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

于新华, 叶顺涛, 付文杰, 牛新建. 2019: 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的设计, 强激光与粒子束, 31(8): 18-24.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277
引用本文: 于新华, 叶顺涛, 付文杰, 牛新建. 2019: 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的设计, 强激光与粒子束, 31(8): 18-24.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277
Yu Xinhua, Ye Shuntao, Fu Wenjie, Niu Xinjian. 2019: Design of high-order rotating mode generator with helically-distributed perforati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31(8): 18-24.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277
Citation: Yu Xinhua, Ye Shuntao, Fu Wenjie, Niu Xinjian. 2019: Design of high-order rotating mode generator with helically-distributed perforati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31(8): 18-24.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277

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的设计

Design of high-order rotating mode generator with helically-distributed perforation

  • 摘要: 针对Danilov(2007)提出的高阶模式激励器纯度未知和设计思路模糊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改进型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以实现同轴TE1,1模式到圆波导TE5,3模式的高纯度转换.根据不均匀弦方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对同轴腔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使工作模式能够有效谐振.基于小孔衍射理论以及PEC表面的电场边界条件,详细研究了螺旋分布孔的排列方式和模式抑制器的工作原理.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中心频率30 GHz附近,TE5,3模式激励器的模式纯度高达97.4%,转换效率为96.1%.设计的高阶模式激励器相对于Danilov的结构具有纯度高和紧凑的性能.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
  • HTML全文浏览数:  104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01-01

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的设计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和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541004
  • 四川省太赫兹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54

摘要: 针对Danilov(2007)提出的高阶模式激励器纯度未知和设计思路模糊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改进型螺旋分布孔高阶旋转模式激励器,以实现同轴TE1,1模式到圆波导TE5,3模式的高纯度转换.根据不均匀弦方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对同轴腔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使工作模式能够有效谐振.基于小孔衍射理论以及PEC表面的电场边界条件,详细研究了螺旋分布孔的排列方式和模式抑制器的工作原理.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中心频率30 GHz附近,TE5,3模式激励器的模式纯度高达97.4%,转换效率为96.1%.设计的高阶模式激励器相对于Danilov的结构具有纯度高和紧凑的性能.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