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和祝愿

上一篇

下一篇

阎守胜. 2007: 感激和祝愿, 物理, 36(12): 895.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7.12.001
引用本文: 阎守胜. 2007: 感激和祝愿, 物理, 36(12): 895.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7.12.001
Citation:

感激和祝愿

    通讯作者: 阎守胜
    Corresponding author:
  • 摘要: 2002年在《物理》杂志创刊30周年的庆祝会上,我在发言中讲到,也许是巧合,《物理》的发展和人生颇为相似.从1972年创刊算起的前6年像是一个人的幼儿园阶段;其后杂志转型,为适应中国物理学界在沉寂多年后对国际物理学研究状况了解的迫切需要,逐渐转化为以"知识和进展"、"物理学讲座"等栏目为主的纯学术性的杂志,这一阶段结束于1983-1984年,又是6年,有点像人生的小学阶段.接着是一个稳定的发展期,杂志有比较明确的办刊宗旨,比较稳定的栏目设置和读者群,进入到较为自觉的中学阶段.我正是在这一时期,在1985年吴自勤先生任主编时成为编委,并有幸在1999年出任主编的1).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5
  • HTML全文浏览数:  127
  • PDF下载数:  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7-12-12

感激和祝愿

    通讯作者: 阎守胜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摘要: 2002年在《物理》杂志创刊30周年的庆祝会上,我在发言中讲到,也许是巧合,《物理》的发展和人生颇为相似.从1972年创刊算起的前6年像是一个人的幼儿园阶段;其后杂志转型,为适应中国物理学界在沉寂多年后对国际物理学研究状况了解的迫切需要,逐渐转化为以"知识和进展"、"物理学讲座"等栏目为主的纯学术性的杂志,这一阶段结束于1983-1984年,又是6年,有点像人生的小学阶段.接着是一个稳定的发展期,杂志有比较明确的办刊宗旨,比较稳定的栏目设置和读者群,进入到较为自觉的中学阶段.我正是在这一时期,在1985年吴自勤先生任主编时成为编委,并有幸在1999年出任主编的1).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