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参量超荧光的产生

上一篇

下一篇

侯米娜, 刘红军, 赵卫, 王屹山. 2007: 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参量超荧光的产生, 物理学报, 56(10): 5872-5877.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10.053
引用本文: 侯米娜, 刘红军, 赵卫, 王屹山. 2007: 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参量超荧光的产生, 物理学报, 56(10): 5872-5877.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10.053
Hou Mi-Na, Liu Hong-Jun, Zhao Wei, Wang Yi-shan. 2007: Tunable parametric fluorescence using a single crystal, Acta Physica Sinica, 56(10): 5872-5877.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10.053
Citation: Hou Mi-Na, Liu Hong-Jun, Zhao Wei, Wang Yi-shan. 2007: Tunable parametric fluorescence using a single crystal, Acta Physica Sinica, 56(10): 5872-5877.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10.053

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参量超荧光的产生

Tunable parametric fluorescence using a single crystal

  • 摘要: 研究了一种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超荧光产生机理,在一个偏硼酸钡(BBO)晶体中实现了飞秒脉冲倍频过程和光参量产生过程.实验中采用kHz高功率钛宝石激光系统输出的飞秒脉冲光倍频后的蓝光作为抽运光,获得了可调谐范围为480-530 nm参量超荧光光谱输出.理论上分析了这种超荧光产生机理,并利用放大传递函数模拟出参量超荧光环的产生过程.结果表明,在一个BBO晶体中,当抽运光源输出光入射晶体角度同时满足倍频相位匹配角和非共线光参量产生相位匹配角时可产生参量超荧光环,通过微调相位匹配角可控制参量超荧光光谱调谐输出.该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控制参量超荧光和量子纠缠态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量子成像和量子通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3
  • HTML全文浏览数:  103
  • PDF下载数:  2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7-10-30

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参量超荧光的产生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1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19

摘要: 研究了一种基于单晶体的可调谐超荧光产生机理,在一个偏硼酸钡(BBO)晶体中实现了飞秒脉冲倍频过程和光参量产生过程.实验中采用kHz高功率钛宝石激光系统输出的飞秒脉冲光倍频后的蓝光作为抽运光,获得了可调谐范围为480-530 nm参量超荧光光谱输出.理论上分析了这种超荧光产生机理,并利用放大传递函数模拟出参量超荧光环的产生过程.结果表明,在一个BBO晶体中,当抽运光源输出光入射晶体角度同时满足倍频相位匹配角和非共线光参量产生相位匹配角时可产生参量超荧光环,通过微调相位匹配角可控制参量超荧光光谱调谐输出.该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控制参量超荧光和量子纠缠态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量子成像和量子通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