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因子方法在间接驱动ICF中的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周近宇, 黄天晅, 蒙林, 蒋炜, 黎航, 张海鹰. 2010: 视角因子方法在间接驱动ICF中的应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 22(5): 1053-1058. doi: 10.3788/HPLPB20102205.1053
引用本文: 周近宇, 黄天晅, 蒙林, 蒋炜, 黎航, 张海鹰. 2010: 视角因子方法在间接驱动ICF中的应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 22(5): 1053-1058. doi: 10.3788/HPLPB20102205.1053
Zhou Jinyu, Huang Tianxuan, Meng Lin, Jiang Wei, Li Hang, Zhang Haiying. 2010: Application of view-factor method on indirect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2(5): 1053-1058. doi: 10.3788/HPLPB20102205.1053
Citation: Zhou Jinyu, Huang Tianxuan, Meng Lin, Jiang Wei, Li Hang, Zhang Haiying. 2010: Application of view-factor method on indirect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2(5): 1053-1058. doi: 10.3788/HPLPB20102205.1053

视角因子方法在间接驱动ICF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view-factor method on indirect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 摘要: 采用视角因子方法,对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过程中从腔内壁辐射到靶丸表面的辐射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激光原型装置上的一个实验的对称性环境.间接驱动ICF系统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自于激光焦斑和腔体的几何结构,利用视角因子方法,计算X光能量在腔体内的强度分布,将靶丸表面的驱动对称性表示成腔体结构和激光焦斑几何参数的函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程序模拟能够评估腔靶设计的主要参数.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07
  • HTML全文浏览数:  82
  • PDF下载数:  1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5-30

视角因子方法在间接驱动ICF中的应用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成都,610054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成都,610054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 采用视角因子方法,对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过程中从腔内壁辐射到靶丸表面的辐射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激光原型装置上的一个实验的对称性环境.间接驱动ICF系统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自于激光焦斑和腔体的几何结构,利用视角因子方法,计算X光能量在腔体内的强度分布,将靶丸表面的驱动对称性表示成腔体结构和激光焦斑几何参数的函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程序模拟能够评估腔靶设计的主要参数.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