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针孔点背光发光模型与实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晏骥, 韦敏习, 蒲昱东, 刘慎业, 詹夏雨, 林稚伟, 郑建华, 江少恩. 2013: 新型针孔点背光发光模型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2(1): 258-265. doi: 10.7498/aps.62.015204
引用本文: 晏骥, 韦敏习, 蒲昱东, 刘慎业, 詹夏雨, 林稚伟, 郑建华, 江少恩. 2013: 新型针孔点背光发光模型与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2(1): 258-265. doi: 10.7498/aps.62.015204
2013: Radia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novel pinhole-assisted point-projection backlight, Acta Physica Sinica, 62(1): 258-265. doi: 10.7498/aps.62.015204
Citation: 2013: Radia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novel pinhole-assisted point-projection backlight, Acta Physica Sinica, 62(1): 258-265. doi: 10.7498/aps.62.015204

新型针孔点背光发光模型与实验研究

Radia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novel pinhole-assisted point-projection backlight

  • 摘要: 纳秒级强激光(~1014 W/cm2)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可以获得高亮度的Multi-keV能段X射线.在当前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利用这样的X射线背光源照相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物理图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模拟计算与神光Ⅱ激光装置实验结果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光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针孔点背光成像技术,独立发展了针对低Z靶材料K线的准单能背向针孔点背光和针对中Z靶材料L带的高亮度侧向针孔点背光.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通过新型针孔点背光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样品成像获得了高质量的静态靶丸流线图像,空间分辨优于10μm.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针孔点背光具备高亮度,高空间分辨,高图像衬度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惯性约束聚变的研究中.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2
  • HTML全文浏览数:  13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01-15

新型针孔点背光发光模型与实验研究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621900

摘要: 纳秒级强激光(~1014 W/cm2)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可以获得高亮度的Multi-keV能段X射线.在当前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利用这样的X射线背光源照相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物理图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模拟计算与神光Ⅱ激光装置实验结果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光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针孔点背光成像技术,独立发展了针对低Z靶材料K线的准单能背向针孔点背光和针对中Z靶材料L带的高亮度侧向针孔点背光.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通过新型针孔点背光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样品成像获得了高质量的静态靶丸流线图像,空间分辨优于10μm.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针孔点背光具备高亮度,高空间分辨,高图像衬度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惯性约束聚变的研究中.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