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刘亚春*. 2013: 确定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 物理学报, null(9): 91-97. doi: 10.7498/aps.62.092301
引用本文: 刘亚春*. 2013: 确定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 物理学报, null(9): 91-97. doi: 10.7498/aps.62.092301
2013: A new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9): 91-97. doi: 10.7498/aps.62.092301
Citation: 2013: A new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9): 91-97. doi: 10.7498/aps.62.092301

确定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

    通讯作者: 刘亚春*

A new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Corresponding author:
  • 摘要: 从低层大气的基本属性出发,利用大气颗粒物中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与转移速率等相关信息,建立了单位体积大气颗粒物中被吸附的放射性粒子数、衰变粒子数和转移粒子数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确定低层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当前相关研究中出现的困惑,说明了大气具有有限的自净功能,给出了大气颗粒物中同一衰变链上各核素达到活度平衡的条件及降低平均滞留时间的途径,为大气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81
  • HTML全文浏览数:  202
  • PDF下载数:  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05-15

确定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

    通讯作者: 刘亚春*
  • 南华大学数理学院,衡阳 421001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 421001

摘要: 从低层大气的基本属性出发,利用大气颗粒物中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与转移速率等相关信息,建立了单位体积大气颗粒物中被吸附的放射性粒子数、衰变粒子数和转移粒子数的数学模型,获得了确定低层大气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的新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当前相关研究中出现的困惑,说明了大气具有有限的自净功能,给出了大气颗粒物中同一衰变链上各核素达到活度平衡的条件及降低平均滞留时间的途径,为大气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