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lN材料表面态性质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彦楠, 王新强, 卢励吾, 黄呈橙, 许福军, 沈波. 2013: InAlN材料表面态性质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7): 439-445. doi: 10.7498/aps.62.177302
引用本文: 杨彦楠, 王新强, 卢励吾, 黄呈橙, 许福军, 沈波. 2013: InAlN材料表面态性质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7): 439-445. doi: 10.7498/aps.62.177302
Yang Yan-Nan, Wang Xin-Qiang, Lu Li-Wu, Huang Cheng-Cheng, Xu Fu-Jun, Shen Bo. 2013: Surface states of InAlN film grown by MOCVD,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7): 439-445. doi: 10.7498/aps.62.177302
Citation: Yang Yan-Nan, Wang Xin-Qiang, Lu Li-Wu, Huang Cheng-Cheng, Xu Fu-Jun, Shen Bo. 2013: Surface states of InAlN film grown by MOCVD,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7): 439-445. doi: 10.7498/aps.62.177302

InAlN材料表面态性质研究*

Surface states of InAlN film grown by MOCVD

  • 摘要: 运用电流-电压(I-V ),变频电容-电压(C-V )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研究In组分分别为15%,17%和21%的Ni/Au/-InAlN肖特基二极管InAlN样品表面态性质(表面态密度、时间常数和相对于InAlN导带底的能级位置)。 I-V 和变频C-V 方法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In组分增加,肖特基势垒高度逐渐降低,表面态密度依次增加。变频C-V 特性还表明,随着测试频率降低, C-V 曲线有序地朝正电压方向移动,该趋势随着In组分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这可能归结于InAlN表面态的空穴发射。 AFM表面形貌研究揭示InAlN表面粗糙度增加可能是表面态密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55
  • HTML全文浏览数:  115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09-15

InAlN材料表面态性质研究*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摘要: 运用电流-电压(I-V ),变频电容-电压(C-V )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研究In组分分别为15%,17%和21%的Ni/Au/-InAlN肖特基二极管InAlN样品表面态性质(表面态密度、时间常数和相对于InAlN导带底的能级位置)。 I-V 和变频C-V 方法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In组分增加,肖特基势垒高度逐渐降低,表面态密度依次增加。变频C-V 特性还表明,随着测试频率降低, C-V 曲线有序地朝正电压方向移动,该趋势随着In组分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这可能归结于InAlN表面态的空穴发射。 AFM表面形貌研究揭示InAlN表面粗糙度增加可能是表面态密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