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氢粒子沿不同角度轰击钨(001)表面的反射概率及入射深度分布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郭龙婷, 孙继忠, 黄艳, 刘升光, 王德真. 2013: 低能氢粒子沿不同角度轰击钨(001)表面的反射概率及入射深度分布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null(22): 227901. doi: 10.7498/aps.62.227901
引用本文: 郭龙婷, 孙继忠, 黄艳, 刘升光, 王德真. 2013: 低能氢粒子沿不同角度轰击钨(001)表面的反射概率及入射深度分布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物理学报, null(22): 227901. doi: 10.7498/aps.62.227901
Guo Long-Ting, Sun Ji-Zhong, Huang Yan, Liu Sheng-Guang, Wang De-Zhen. 2013: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low-energy hydrogen atoms bombarding tungsten (001) surface at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ir depth distribu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2): 227901. doi: 10.7498/aps.62.227901
Citation: Guo Long-Ting, Sun Ji-Zhong, Huang Yan, Liu Sheng-Guang, Wang De-Zhen. 2013: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low-energy hydrogen atoms bombarding tungsten (001) surface at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ir depth distribu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2): 227901. doi: 10.7498/aps.62.227901

低能氢粒子沿不同角度轰击钨(001)表面的反射概率及入射深度分布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low-energy hydrogen atoms bombarding tungsten (001) surface at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ir depth distribution

  • 摘要: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低能(0.5-50.0 eV)氢粒子与钨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当氢粒子垂直入射,能量为0.5-20.0 eV时,粒子滞留在钨内部的概率急速增加,在整个模拟能量区间内,发生反射过程的概率逐渐减少,但反射过程始终占主导.改变粒子的入射角度,在某些能量范围内滞留概率虽有所增加,但氢原子被反射现象仍然占主导.通过进一步观察低能氢粒子在钨块内的入射深度和能量变化,计算出其在钨块中的能量沉积分布.这些结果对理解聚变反应中钨材料的选用优势以及氢或氢同位素滞留有重大意义.此外,在所研究的能量范围内,分子动力学方法的模拟结果与以二体理论为基础的TRIM程序的模拟结果之间有明显差异,说明传统的二体碰撞理论不能很好地描述低能碰撞问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0
  • HTML全文浏览数:  15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11-30

低能氢粒子沿不同角度轰击钨(001)表面的反射概率及入射深度分布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连,116024

摘要: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低能(0.5-50.0 eV)氢粒子与钨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当氢粒子垂直入射,能量为0.5-20.0 eV时,粒子滞留在钨内部的概率急速增加,在整个模拟能量区间内,发生反射过程的概率逐渐减少,但反射过程始终占主导.改变粒子的入射角度,在某些能量范围内滞留概率虽有所增加,但氢原子被反射现象仍然占主导.通过进一步观察低能氢粒子在钨块内的入射深度和能量变化,计算出其在钨块中的能量沉积分布.这些结果对理解聚变反应中钨材料的选用优势以及氢或氢同位素滞留有重大意义.此外,在所研究的能量范围内,分子动力学方法的模拟结果与以二体理论为基础的TRIM程序的模拟结果之间有明显差异,说明传统的二体碰撞理论不能很好地描述低能碰撞问题.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