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硼碳平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徐雷, 戴振宏, 王森, 刘兵, 孙玉明, 王伟田. 2014: 氟化硼碳平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0): 107102. doi: 10.7498/aps.63.107102
引用本文: 徐雷, 戴振宏, 王森, 刘兵, 孙玉明, 王伟田. 2014: 氟化硼碳平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0): 107102. doi: 10.7498/aps.63.107102
Xu Lei, Dai Zhen-Hong, Wang Sen, Liu Bing, Sun Yu-Ming, Wang Wei-Tian. 2014: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fluorinated b oron-carb on sheet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0): 107102. doi: 10.7498/aps.63.107102
Citation: Xu Lei, Dai Zhen-Hong, Wang Sen, Liu Bing, Sun Yu-Ming, Wang Wei-Tian. 2014: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fluorinated b oron-carb on sheet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0): 107102. doi: 10.7498/aps.63.107102

氟化硼碳平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First principles study of fluorinated b oron-carb on sheets

  • 摘要: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氟化程度的BC3, BC5, BC7的稳定结构和电子特征,发现通过B原子替代C原子,F原子与平面结构的结合能力更强了,氟化的硼碳结构比氢化的硼碳结构更加稳定。研究发现:当只有C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体系变成半导体,而当B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即所有原子都与F原子成键,体系变成导体。通过不同程度的氟化, BC3发生半导体-金属的转变, BC5和BC7发生金属-半导体-金属的转变。理论分析表明, B原子的pz 轨道对电学性质变化有较大影响。由于其丰富的电学特性,此类氟化硼碳平面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潜在应用,并且该结果对实验合成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8
  • HTML全文浏览数:  25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5-30

氟化硼碳平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烟台,264005

摘要: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氟化程度的BC3, BC5, BC7的稳定结构和电子特征,发现通过B原子替代C原子,F原子与平面结构的结合能力更强了,氟化的硼碳结构比氢化的硼碳结构更加稳定。研究发现:当只有C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体系变成半导体,而当B原子与F原子成键时,即所有原子都与F原子成键,体系变成导体。通过不同程度的氟化, BC3发生半导体-金属的转变, BC5和BC7发生金属-半导体-金属的转变。理论分析表明, B原子的pz 轨道对电学性质变化有较大影响。由于其丰富的电学特性,此类氟化硼碳平面在纳米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潜在应用,并且该结果对实验合成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