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梯度复杂流场中的粒子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植, 易仕和, 朱杨柱, 何霖, 全鹏程. 2014: 强梯度复杂流场中的粒子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8): 188301. doi: 10.7498/aps.63.188301
引用本文: 陈植, 易仕和, 朱杨柱, 何霖, 全鹏程. 2014: 强梯度复杂流场中的粒子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8): 188301. doi: 10.7498/aps.63.188301
Chen Zhi, Yi Shi-He, Zhu Yang-Zhu, He Lin, Quan Peng-Cheng. 2014: Exp erimental study on of dynamics of particles in the flow filed with intensive gradient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8): 188301. doi: 10.7498/aps.63.188301
Citation: Chen Zhi, Yi Shi-He, Zhu Yang-Zhu, He Lin, Quan Peng-Cheng. 2014: Exp erimental study on of dynamics of particles in the flow filed with intensive gradients,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8): 188301. doi: 10.7498/aps.63.188301

强梯度复杂流场中的粒子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Exp erimental study on of dynamics of particles in the flow filed with intensive gradients

  • 摘要: 示踪粒子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动力学响应是粒子成像测速等粒子示踪测量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文献对粒子动力学响应的试验测量往往是通过单个斜激波响应的测量方法.然而,当示踪粒子用于测量高速飞行器发动机内部复杂的激波串流场时,粒子将经历由多道激波导致的速度、压力、黏性等剧烈变化.本文结合目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热潮,重点关注示踪粒子在应用于发动机内部具有连续激波的复杂流场测量中存在的跟随性评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研究.包括测量超声速风洞的喷管出口速度分布以验证测试系统的性能,在马赫4.2和3.0流场中测量了粒子对二维10?和15?单斜劈绕流中的斜激波动力响应,并测量了模拟发动机内部连续梯度的双斜劈粒子斜激波动力响应.结合粒子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各状态的粒子弛豫时间、弛豫距离、Stokes数.基于图像方法、统计学规律分析了激波非定常抖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相同斜劈角度下,马赫数越高,粒子的弛豫时间、弛豫距离就越大.但是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下,斜劈角度越大,粒子的弛豫时间、弛豫距离反而减小.在强梯度之后由于流场的雷诺数和黏性系数变化剧烈,粒子的跟随性降低了大约5.7%, Stokes数增加了约1%.虽然在本文条件下Stokes数仍满足超声速流场对粒子跟随性的要求,但粒子响应的降低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尤其是当其被应用于具有更多连续梯度的复杂流场测量中.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9
  • HTML全文浏览数:  23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9-30

强梯度复杂流场中的粒子动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摘要: 示踪粒子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动力学响应是粒子成像测速等粒子示踪测量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文献对粒子动力学响应的试验测量往往是通过单个斜激波响应的测量方法.然而,当示踪粒子用于测量高速飞行器发动机内部复杂的激波串流场时,粒子将经历由多道激波导致的速度、压力、黏性等剧烈变化.本文结合目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热潮,重点关注示踪粒子在应用于发动机内部具有连续激波的复杂流场测量中存在的跟随性评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研究.包括测量超声速风洞的喷管出口速度分布以验证测试系统的性能,在马赫4.2和3.0流场中测量了粒子对二维10?和15?单斜劈绕流中的斜激波动力响应,并测量了模拟发动机内部连续梯度的双斜劈粒子斜激波动力响应.结合粒子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各状态的粒子弛豫时间、弛豫距离、Stokes数.基于图像方法、统计学规律分析了激波非定常抖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相同斜劈角度下,马赫数越高,粒子的弛豫时间、弛豫距离就越大.但是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下,斜劈角度越大,粒子的弛豫时间、弛豫距离反而减小.在强梯度之后由于流场的雷诺数和黏性系数变化剧烈,粒子的跟随性降低了大约5.7%, Stokes数增加了约1%.虽然在本文条件下Stokes数仍满足超声速流场对粒子跟随性的要求,但粒子响应的降低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尤其是当其被应用于具有更多连续梯度的复杂流场测量中.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