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光栅周期对于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俘获效应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梁钊铭, 吴永刚, 夏子奂, 周建, 秦雪飞. 2014: 前后光栅周期对于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俘获效应的影响, 物理学报, null(19): 198801. doi: 10.7498/aps.63.198801
引用本文: 梁钊铭, 吴永刚, 夏子奂, 周建, 秦雪飞. 2014: 前后光栅周期对于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俘获效应的影响, 物理学报, null(19): 198801. doi: 10.7498/aps.63.198801
Liang Zhao-Ming, Wu Yong-Gang, Xia Zi-Huan, Zhou Jian, Qin Xue-Fei. 2014: Influence of front and back grating p erio d on light trapping of dual-grating structure thin film solar cell,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9): 198801. doi: 10.7498/aps.63.198801
Citation: Liang Zhao-Ming, Wu Yong-Gang, Xia Zi-Huan, Zhou Jian, Qin Xue-Fei. 2014: Influence of front and back grating p erio d on light trapping of dual-grating structure thin film solar cell,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9): 198801. doi: 10.7498/aps.63.198801

前后光栅周期对于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俘获效应的影响

Influence of front and back grating p erio d on light trapping of dual-grating structure thin film solar cell

  • 摘要: 本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硅层等效厚度为100 nm的具有不同前后光栅周期的介质/金属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了三角形最佳相同与不同周期光栅结构的吸收光谱特性,分析了光栅高度、填充比、硅吸收层厚度对最佳相同和不同周期光栅结构光吸收特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结构中导致光吸收增强的共振模式。结果表明前后光栅周期为1:1的共形双光栅结构中存在光泄漏现象,偏离1:1后的光栅结构可有效地抑制低级次衍射光的泄漏,前光栅周期小于后光栅周期的结构光吸收性能的提高来自于平面波导模式在吸收层中的有效激发和传播,而前光栅周期大于后光栅周期的结构光吸收性能的提高则来自于后光栅界面上所激发的等离子体极化模式。在较厚的硅吸收层厚度,前后光栅周期比为1:2和1:3的电池结构也会出现光泄漏现象,从而使具有最大光吸收效率的结构偏离这些周期比结构的位置。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2
  • HTML全文浏览数:  6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10-15

前后光栅周期对于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俘获效应的影响

  •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 本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硅层等效厚度为100 nm的具有不同前后光栅周期的介质/金属双光栅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了三角形最佳相同与不同周期光栅结构的吸收光谱特性,分析了光栅高度、填充比、硅吸收层厚度对最佳相同和不同周期光栅结构光吸收特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结构中导致光吸收增强的共振模式。结果表明前后光栅周期为1:1的共形双光栅结构中存在光泄漏现象,偏离1:1后的光栅结构可有效地抑制低级次衍射光的泄漏,前光栅周期小于后光栅周期的结构光吸收性能的提高来自于平面波导模式在吸收层中的有效激发和传播,而前光栅周期大于后光栅周期的结构光吸收性能的提高则来自于后光栅界面上所激发的等离子体极化模式。在较厚的硅吸收层厚度,前后光栅周期比为1:2和1:3的电池结构也会出现光泄漏现象,从而使具有最大光吸收效率的结构偏离这些周期比结构的位置。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