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环境对铜丝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彭楚才, 王金相, 刘林林. 2015: 介质环境对铜丝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 物理学报, null(7): 075203. doi: 10.7498/aps.64.075203
引用本文: 彭楚才, 王金相, 刘林林. 2015: 介质环境对铜丝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 物理学报, null(7): 075203. doi: 10.7498/aps.64.075203
Peng Chu-Cai, Wang Jin-Xiang, Liu Lin-Lin. 2015: Effect of medium on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Cu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7): 075203. doi: 10.7498/aps.64.075203
Citation: Peng Chu-Cai, Wang Jin-Xiang, Liu Lin-Lin. 2015: Effect of medium on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Cu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7): 075203. doi: 10.7498/aps.64.075203

介质环境对铜丝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

Effect of medium on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Cu wire electrical explosion

  • 摘要: 为了探究介质环境对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搭建了相应的电爆炸实验平台,以铜丝为例分别在水和不同空气压力下开展了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实验.通过Rogoswki线圈和高压探头分别测试了电爆炸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图.通过电压、电流及能量沉积特征分析了电爆炸的基本过程以及介质环境在电爆炸过程中的作用.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爆炸产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研究发现,介质环境对于电爆炸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化化阶段以后,包括介质对蒸汽膨胀的抑制作用,介质的电离对于铜丝表面击穿的影响以及其对高温金属蒸汽及等离子体的冷却作用.水中铜丝电爆炸能够制备局部均匀的小尺寸纳米粉体,粒度多数集中在10—20 nm之间,但粉体易积聚,且整体粒度跨越较大.空气中制备的粉体分散良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基本上分布于20—100 nm之间,平均粒度约为40 nm.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12
  • HTML全文浏览数:  19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4-15

介质环境对铜丝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

  •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

摘要: 为了探究介质环境对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搭建了相应的电爆炸实验平台,以铜丝为例分别在水和不同空气压力下开展了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实验.通过Rogoswki线圈和高压探头分别测试了电爆炸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图.通过电压、电流及能量沉积特征分析了电爆炸的基本过程以及介质环境在电爆炸过程中的作用.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爆炸产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研究发现,介质环境对于电爆炸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化化阶段以后,包括介质对蒸汽膨胀的抑制作用,介质的电离对于铜丝表面击穿的影响以及其对高温金属蒸汽及等离子体的冷却作用.水中铜丝电爆炸能够制备局部均匀的小尺寸纳米粉体,粒度多数集中在10—20 nm之间,但粉体易积聚,且整体粒度跨越较大.空气中制备的粉体分散良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基本上分布于20—100 nm之间,平均粒度约为40 nm.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