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进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张红, 尹海峰, 张开彪, 林家和. 2015: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进展, 物理学报, null(7): 077303. doi: 10.7498/aps.64.077303
引用本文: 张红, 尹海峰, 张开彪, 林家和. 2015: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进展, 物理学报, null(7): 077303. doi: 10.7498/aps.64.077303
Zhang Hong, Yin Hai-Feng, Zhang Kai-Biao, Lin Jia-He. 2015: Progress of surface plasmon research based on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7): 077303. doi: 10.7498/aps.64.077303
Citation: Zhang Hong, Yin Hai-Feng, Zhang Kai-Biao, Lin Jia-He. 2015: Progress of surface plasmon research based on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7): 077303. doi: 10.7498/aps.64.077303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进展

Progress of surface plasmon research based on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摘要: 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由于其新颖的光学特性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金属团簇及石墨烯纳米结构中的等离激元激发及调制的物理本质进行了研究。和宏观大小的材料相比,由于纳米结构的尺寸和量子受限效应,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在低能共振区,光谱线发生展宽,并且发生劈裂。由于纳米单体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使聚合的纳米结构表现出了与单体不同的光学性质。这些结果为等离激元的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9
  • HTML全文浏览数:  11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4-15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进展

  •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065; 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5

摘要: 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由于其新颖的光学特性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金属团簇及石墨烯纳米结构中的等离激元激发及调制的物理本质进行了研究。和宏观大小的材料相比,由于纳米结构的尺寸和量子受限效应,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在低能共振区,光谱线发生展宽,并且发生劈裂。由于纳米单体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使聚合的纳米结构表现出了与单体不同的光学性质。这些结果为等离激元的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