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离子束辐照薄金属靶的热力学过程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喻晓, 沈杰, 钟昊玟, 屈苗, 张洁, 张高龙, 张小富, 颜莎, 乐小云. 2015: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薄金属靶的热力学过程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7): 175204. doi: 10.7498/aps.64.175204
引用本文: 喻晓, 沈杰, 钟昊玟, 屈苗, 张洁, 张高龙, 张小富, 颜莎, 乐小云. 2015: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薄金属靶的热力学过程研究?, 物理学报, null(17): 175204. doi: 10.7498/aps.64.175204
Yu Xiao, Shen Jie, Zhong Hao-Wen, Qu Miao, Zhang Jie, Zhang Gao-Long, Zhang Xiao-Fu, Yan Sha, Le Xiao-Yun. 2015: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rmal field induced by intense pulsed ion b eam on thin metal target,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7): 175204. doi: 10.7498/aps.64.175204
Citation: Yu Xiao, Shen Jie, Zhong Hao-Wen, Qu Miao, Zhang Jie, Zhang Gao-Long, Zhang Xiao-Fu, Yan Sha, Le Xiao-Yun. 2015: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rmal field induced by intense pulsed ion b eam on thin metal target,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7): 175204. doi: 10.7498/aps.64.175204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薄金属靶的热力学过程研究?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rmal field induced by intense pulsed ion b eam on thin metal target

  • 摘要: 在回顾和总结现有强脉冲离子束诊断技术和能量沉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红外成像诊断分析,基于能量平衡,提出了强脉冲离子束在固体靶中功率密度分布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其进行计算。以该功率密度模型作为源项,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强脉冲离子束入射100μm不锈钢靶后内部温度场在毫秒时间范围内的分布和演化。结果显示,在微秒时间范围内,热场以存在于近表面区域数倍于离子射程范围内的冲击热场为主要特征;而在毫秒时间范围内,靶的前后表面(纵向)已达到温度平衡,且靶后表面温度场和入射前表面的离子束横截面能量密度具有空间分布的相似性。这证明了,在采用具有毫秒响应速度的红外拍摄系统的情况下,背面红外诊断技术可以实现以较高的精度对强脉冲离子束横截面的能量分布进行诊断和分析。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0
  • HTML全文浏览数:  20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09-15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薄金属靶的热力学过程研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871

摘要: 在回顾和总结现有强脉冲离子束诊断技术和能量沉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红外成像诊断分析,基于能量平衡,提出了强脉冲离子束在固体靶中功率密度分布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其进行计算。以该功率密度模型作为源项,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强脉冲离子束入射100μm不锈钢靶后内部温度场在毫秒时间范围内的分布和演化。结果显示,在微秒时间范围内,热场以存在于近表面区域数倍于离子射程范围内的冲击热场为主要特征;而在毫秒时间范围内,靶的前后表面(纵向)已达到温度平衡,且靶后表面温度场和入射前表面的离子束横截面能量密度具有空间分布的相似性。这证明了,在采用具有毫秒响应速度的红外拍摄系统的情况下,背面红外诊断技术可以实现以较高的精度对强脉冲离子束横截面的能量分布进行诊断和分析。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