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的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家强, 蔡洪渊, 陈金立, 李鹏, 葛俊祥. 2015: 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的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 物理学报, null(19): 198402. doi: 10.7498/aps.64.198402
引用本文: 李家强, 蔡洪渊, 陈金立, 李鹏, 葛俊祥. 2015: 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的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 物理学报, null(19): 198402. doi: 10.7498/aps.64.198402
Li Jia-Qiang, Cai Hong-Yuan, Chen Jin-Li, Li Peng, Ge Jun-Xiang. 2015: A metho d of wall clutter removal for through-wall radar based on entropy of expanded antenna source,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9): 198402. doi: 10.7498/aps.64.198402
Citation: Li Jia-Qiang, Cai Hong-Yuan, Chen Jin-Li, Li Peng, Ge Jun-Xiang. 2015: A metho d of wall clutter removal for through-wall radar based on entropy of expanded antenna source,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9): 198402. doi: 10.7498/aps.64.198402

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的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

A metho d of wall clutter removal for through-wall radar based on entropy of expanded antenna source

  • 摘要: 提出了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理论的超宽带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方法.首先将回波信号离散化,计算离散信源的概率空间并对该离散信源进行扩展,计算得到扩展后含有墙体强杂波和目标回波的新信源的熵值.然后根据墙体杂波熵值与目标信号熵值的差异设定门限,自适应选取最佳门限调节因子,对回波信号进行杂波抑制处理.经过墙体强杂波抑制处理后,利用后向投影方法对目标进行成像.以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Time Domain, FDTD)的仿真软件GprMax2D/3D所获得的穿墙雷达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分别通过基于信源熵值的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来抑制墙体强杂波并成像,通过对比结果可知,前者的目标-杂波比增量为15.51 dB,后者的目标–杂波比增量为19.74 dB.因此,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相同测量方式下得到更为精确的成像,而且可以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天线扫描次数。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1
  • HTML全文浏览数:  11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10-15

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的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摘要: 提出了基于扩展信源熵值理论的超宽带穿墙成像雷达墙体强杂波抑制方法.首先将回波信号离散化,计算离散信源的概率空间并对该离散信源进行扩展,计算得到扩展后含有墙体强杂波和目标回波的新信源的熵值.然后根据墙体杂波熵值与目标信号熵值的差异设定门限,自适应选取最佳门限调节因子,对回波信号进行杂波抑制处理.经过墙体强杂波抑制处理后,利用后向投影方法对目标进行成像.以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 Difference-Time Domain, FDTD)的仿真软件GprMax2D/3D所获得的穿墙雷达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分别通过基于信源熵值的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来抑制墙体强杂波并成像,通过对比结果可知,前者的目标-杂波比增量为15.51 dB,后者的目标–杂波比增量为19.74 dB.因此,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相同测量方式下得到更为精确的成像,而且可以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天线扫描次数。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