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开关流柱形成过程的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周前红, 董志伟, 简贵胄, 周海京. 2015: 氮气开关流柱形成过程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null(20): 205206. doi: 10.7498/aps.64.205206
引用本文: 周前红, 董志伟, 简贵胄, 周海京. 2015: 氮气开关流柱形成过程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null(20): 205206. doi: 10.7498/aps.64.205206
Zhou Qian-Hong, Dong Zhi-Wei, Jian Gui-Zhou, Zhou Hai-Jing. 2015: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tream formation in the nitrogen switch,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0): 205206. doi: 10.7498/aps.64.205206
Citation: Zhou Qian-Hong, Dong Zhi-Wei, Jian Gui-Zhou, Zhou Hai-Jing. 2015: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tream formation in the nitrogen switch,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20): 205206. doi: 10.7498/aps.64.205206

氮气开关流柱形成过程的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tream formation in the nitrogen switch

  • 摘要: 使用蒙特卡罗-粒子模拟方法对氮气开关中的流柱形成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计算结果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在流柱击穿发生前(即空间电荷场远小于本底电场),等离子体的电离频率、电子平均能量及其迁移速度等都近似为常数,因此可以解析求解电子数密度方程对等离子体的演化行为进行分析。在击穿发生后,随机碰撞过程会破坏初始等离子体区域分布的对称性,并出现分叉的等离子体区域结构。在放电过程中,随着等离子体密度增加,其内部基本保持电中性且电场不断减小,靠近阴阳极两端电荷分离产生的净电荷密度不断增加,场强也不断增加,且靠近阳极端的电荷密度(绝对值)和场强都大于阴极端。通过改变极板间电压发现,平均电子能量随极板间场强增加而增加,电子迁移速度随着场强近似线性增加,电离频率随场强的变化快慢介于E4与E5之间。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9
  • HTML全文浏览数:  58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10-30

氮气开关流柱形成过程的理论研究?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绵阳 621900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6

摘要: 使用蒙特卡罗-粒子模拟方法对氮气开关中的流柱形成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计算结果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在流柱击穿发生前(即空间电荷场远小于本底电场),等离子体的电离频率、电子平均能量及其迁移速度等都近似为常数,因此可以解析求解电子数密度方程对等离子体的演化行为进行分析。在击穿发生后,随机碰撞过程会破坏初始等离子体区域分布的对称性,并出现分叉的等离子体区域结构。在放电过程中,随着等离子体密度增加,其内部基本保持电中性且电场不断减小,靠近阴阳极两端电荷分离产生的净电荷密度不断增加,场强也不断增加,且靠近阳极端的电荷密度(绝对值)和场强都大于阴极端。通过改变极板间电压发现,平均电子能量随极板间场强增加而增加,电子迁移速度随着场强近似线性增加,电离频率随场强的变化快慢介于E4与E5之间。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