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车与车互联通讯技术的交通流跟驰模型?

上一篇

下一篇

华雪东, 王炜, 王昊. 2016: 考虑车与车互联通讯技术的交通流跟驰模型?, 物理学报, null(1): 13-25. doi: 10.7498/aps.65.010502
引用本文: 华雪东, 王炜, 王昊. 2016: 考虑车与车互联通讯技术的交通流跟驰模型?, 物理学报, null(1): 13-25. doi: 10.7498/aps.65.010502
Hua Xue-Dong, Wang Wei, Wang Hao. 2016: A car-following mo 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 13-25. doi: 10.7498/aps.65.010502
Citation: Hua Xue-Dong, Wang Wei, Wang Hao. 2016: A car-following mo 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cta Physica Sinica, null(1): 13-25. doi: 10.7498/aps.65.010502

考虑车与车互联通讯技术的交通流跟驰模型?

A car-following mo 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摘要: 基于Newell跟驰模型,建立考虑车与车互联(vehicle-to-vehicle, V2V)通讯技术的单车道跟驰模型。根据V2V技术的特征,引入参数α以表征驾驶员在收到V2V技术所提供的实时交通信息后的提前反应程度。根据线性稳定分析方法,得到V2V跟驰模型的中性稳定条件。通过计算机的模拟,研究V2V技术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分析小扰动下V2V跟驰模型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研究不同α取值下交通流密度波及迟滞回环的变化。研究发现:1)与全速度差跟驰模型相比,在引入V2V后,交通流在加速起步、减速刹车及遇到突发事件时,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2) V2V跟驰模型对参数α及T的变化较为敏感,且在交通流较为拥堵时, V2V技术的引入可以提升交通流的平均速度;3)参数α的增大、T 的减小可以有效提升V2V跟驰模型在不同交通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由于可以实时地获取交通流运行的状态并针对性地改变车辆自身的运行, V2V交通流跟驰模型提升了交通流运行的稳定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7
  • HTML全文浏览数:  8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考虑车与车互联通讯技术的交通流跟驰模型?

  •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省城市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6; 现代城市交通技术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96

摘要: 基于Newell跟驰模型,建立考虑车与车互联(vehicle-to-vehicle, V2V)通讯技术的单车道跟驰模型。根据V2V技术的特征,引入参数α以表征驾驶员在收到V2V技术所提供的实时交通信息后的提前反应程度。根据线性稳定分析方法,得到V2V跟驰模型的中性稳定条件。通过计算机的模拟,研究V2V技术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分析小扰动下V2V跟驰模型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研究不同α取值下交通流密度波及迟滞回环的变化。研究发现:1)与全速度差跟驰模型相比,在引入V2V后,交通流在加速起步、减速刹车及遇到突发事件时,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2) V2V跟驰模型对参数α及T的变化较为敏感,且在交通流较为拥堵时, V2V技术的引入可以提升交通流的平均速度;3)参数α的增大、T 的减小可以有效提升V2V跟驰模型在不同交通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由于可以实时地获取交通流运行的状态并针对性地改变车辆自身的运行, V2V交通流跟驰模型提升了交通流运行的稳定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