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像清晰度函数的非球面反射镜位置校正实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周龙峰, 张昂, 张俊波, 樊新龙, 魏凌, 陈善球, 鲜浩. 2016: 基于成像清晰度函数的非球面反射镜位置校正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5(13): 139501. doi: 10.7498/aps.65.139501
引用本文: 周龙峰, 张昂, 张俊波, 樊新龙, 魏凌, 陈善球, 鲜浩. 2016: 基于成像清晰度函数的非球面反射镜位置校正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5(13): 139501. doi: 10.7498/aps.65.139501
Zhou Long-Feng, Zhang Ang, Zhang Jun-Bo, Fan Xin-Long, Wei Ling, Chen Shan-Qiu, Xian Hao. 2016: Exp erimental research of alignment error correction by aspheric mirror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imaging quality, Acta Physica Sinica, 65(13): 139501. doi: 10.7498/aps.65.139501
Citation: Zhou Long-Feng, Zhang Ang, Zhang Jun-Bo, Fan Xin-Long, Wei Ling, Chen Shan-Qiu, Xian Hao. 2016: Exp erimental research of alignment error correction by aspheric mirror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imaging quality, Acta Physica Sinica, 65(13): 139501. doi: 10.7498/aps.65.139501

基于成像清晰度函数的非球面反射镜位置校正实验研究?

Exp erimental research of alignment error correction by aspheric mirror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imaging quality

  • 摘要: 在具有双曲面、抛物面或椭圆面反射镜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反射镜的位置误差通常具有对成像质量影响灵敏的特点。因此,在该类光学系统装调或工作过程中反射镜位置存在误差时需要对该反射镜进行精确调整。目前,反射镜位置校正的方法多基于对系统波前误差的测量,从而判断其位置误差。然而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无法进行光学系统的波前测量,或者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才能实现波前误差的测量。本文以焦平面图像清晰度作为评价函数,采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对反射镜位置进行调整,使系统成像质量达到最佳。针对迭代过程中反射镜位置发生变化时图像偏离探测器靶面而无法探测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反射镜垂直光轴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调整方法。在保证图像位置不变化的条件下对系统像差进行校正。室内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校正后的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5
  • HTML全文浏览数:  12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07-15

基于成像清晰度函数的非球面反射镜位置校正实验研究?

  •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209

摘要: 在具有双曲面、抛物面或椭圆面反射镜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反射镜的位置误差通常具有对成像质量影响灵敏的特点。因此,在该类光学系统装调或工作过程中反射镜位置存在误差时需要对该反射镜进行精确调整。目前,反射镜位置校正的方法多基于对系统波前误差的测量,从而判断其位置误差。然而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无法进行光学系统的波前测量,或者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才能实现波前误差的测量。本文以焦平面图像清晰度作为评价函数,采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对反射镜位置进行调整,使系统成像质量达到最佳。针对迭代过程中反射镜位置发生变化时图像偏离探测器靶面而无法探测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反射镜垂直光轴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调整方法。在保证图像位置不变化的条件下对系统像差进行校正。室内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校正后的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