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棒三聚体中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平平, 张杰, 刘焕焕, 张静, 徐永刚, 王江, 张梦桥, 李永放. 2016: 金纳米棒三聚体中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物理学报, 65(21): 217801. doi: 10.7498/aps.65.217801
引用本文: 马平平, 张杰, 刘焕焕, 张静, 徐永刚, 王江, 张梦桥, 李永放. 2016: 金纳米棒三聚体中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物理学报, 65(21): 217801. doi: 10.7498/aps.65.217801
Ma Ping-Ping, Zhang Jie, Liu Huan-Huan, Zhang Jing, Xu Yong-Gang, Wang Jiang, Zhang Meng-Qiao, Li Yong-Fang. 2016: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the trimer of gold nanoro ds, Acta Physica Sinica, 65(21): 217801. doi: 10.7498/aps.65.217801
Citation: Ma Ping-Ping, Zhang Jie, Liu Huan-Huan, Zhang Jing, Xu Yong-Gang, Wang Jiang, Zhang Meng-Qiao, Li Yong-Fang. 2016: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the trimer of gold nanoro ds, Acta Physica Sinica, 65(21): 217801. doi: 10.7498/aps.65.217801

金纳米棒三聚体中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the trimer of gold nanoro ds

  • 摘要: 基于金纳米棒构成的三聚体微元结构模型,详细地研究了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 PIT)现象产生的物理过程。研究发现,三聚体的吸收谱线随着其耦合距离以及尺寸的变化,竖直金纳米棒所对应的偶极明模在平行双长条金纳米棒对应的暗模作用下会产生分裂。依据这一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解释, PIT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竖直金纳米棒中偶极振荡的模式分裂后的相干叠加。同时,考虑到两个振子之间的耦合会伴随着一定的相位关联性,进而引入了耦合相位因子修正了洛伦兹振子耦合模型,解析地研究了耦合相位因子对吸收谱的调控作用和分裂明模之间的相干叠加效应对PIT效应的影响。这为在纳米尺寸范围设计人造原子、光开关、慢光效应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3
  • HTML全文浏览数:  7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11-15

金纳米棒三聚体中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710119

摘要: 基于金纳米棒构成的三聚体微元结构模型,详细地研究了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lasmon induced trans-parency, PIT)现象产生的物理过程。研究发现,三聚体的吸收谱线随着其耦合距离以及尺寸的变化,竖直金纳米棒所对应的偶极明模在平行双长条金纳米棒对应的暗模作用下会产生分裂。依据这一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解释, PIT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竖直金纳米棒中偶极振荡的模式分裂后的相干叠加。同时,考虑到两个振子之间的耦合会伴随着一定的相位关联性,进而引入了耦合相位因子修正了洛伦兹振子耦合模型,解析地研究了耦合相位因子对吸收谱的调控作用和分裂明模之间的相干叠加效应对PIT效应的影响。这为在纳米尺寸范围设计人造原子、光开关、慢光效应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