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滑脱、扩散传输机理耦合新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李亚雄, 刘先贵, 胡志明, 高树生, 端祥刚, 常进. 2017: 页岩气滑脱、扩散传输机理耦合新方法, 物理学报, 66(11): 197-207. doi: 10.7498/aps.66.114702
引用本文: 李亚雄, 刘先贵, 胡志明, 高树生, 端祥刚, 常进. 2017: 页岩气滑脱、扩散传输机理耦合新方法, 物理学报, 66(11): 197-207. doi: 10.7498/aps.66.114702
2017: A new method for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coupling of shale gas slippage and diffu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6(11): 197-207. doi: 10.7498/aps.66.114702
Citation: 2017: A new method for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coupling of shale gas slippage and diffus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6(11): 197-207. doi: 10.7498/aps.66.114702

页岩气滑脱、扩散传输机理耦合新方法

A new method for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coupling of shale gas slippage and diffusion

  • 摘要: 针对页岩气流动计算中所用耦合机理不同的现状,且为了厘清滑脱和各种扩散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根据定义和微观运动机制对滑脱和各种扩散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考虑吸附层页岩气分子所占空间对气体流动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壁联扩散”的概念来表征克努森扩散和表面扩散的总效应,并指出壁联扩散和滑脱效应等同,由此提出了壁联扩散和滑脱效应在流动计算中可互换而不重复叠加的耦合新方法.实例验证表明,当毛细管半径从5 nm增大到2000 nm,壁联扩散和滑脱效应的质量通量相对误差较小,在绝大部分范围内都小于10%,且在整个孔径范围内两者平均值相差1.4×10-6 kg.m-2.s-1,即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仅为5.8%,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考虑到参数选取、机理数学模型有待完善等方面的影响,新方法的论证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壁联扩散的提出具有实际开发意义和多重研究意义,耦合新方法的提出阐明了滑脱和各种扩散之间的关系,防止了页岩纳米级孔隙中流动机理的重复叠加,能较好改变页岩气流动计算耦合方法不一致的现状,为页岩气开发定量计算指明新方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2
  • HTML全文浏览数:  10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6-15

页岩气滑脱、扩散传输机理耦合新方法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廊坊065007
  •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廊坊065007

摘要: 针对页岩气流动计算中所用耦合机理不同的现状,且为了厘清滑脱和各种扩散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根据定义和微观运动机制对滑脱和各种扩散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考虑吸附层页岩气分子所占空间对气体流动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壁联扩散”的概念来表征克努森扩散和表面扩散的总效应,并指出壁联扩散和滑脱效应等同,由此提出了壁联扩散和滑脱效应在流动计算中可互换而不重复叠加的耦合新方法.实例验证表明,当毛细管半径从5 nm增大到2000 nm,壁联扩散和滑脱效应的质量通量相对误差较小,在绝大部分范围内都小于10%,且在整个孔径范围内两者平均值相差1.4×10-6 kg.m-2.s-1,即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仅为5.8%,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考虑到参数选取、机理数学模型有待完善等方面的影响,新方法的论证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壁联扩散的提出具有实际开发意义和多重研究意义,耦合新方法的提出阐明了滑脱和各种扩散之间的关系,防止了页岩纳米级孔隙中流动机理的重复叠加,能较好改变页岩气流动计算耦合方法不一致的现状,为页岩气开发定量计算指明新方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