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吴宇, 蔡绍洪, 邓明森, 孙光宇, 刘文江, 岑超. 2017: 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 物理学报, 66(11): 243-250. doi: 10.7498/aps.66.116501
引用本文: 吴宇, 蔡绍洪, 邓明森, 孙光宇, 刘文江, 岑超. 2017: 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 物理学报, 66(11): 243-250. doi: 10.7498/aps.66.116501
Wu Yu, Cai Shao-Hong, Deng Ming-Sen, Sun Guang-Yu, Liu Wen-Jiang, Cen Chao. 2017: Isotope effect on quantum thermal transport in a polyethylene chain, Acta Physica Sinica, 66(11): 243-250. doi: 10.7498/aps.66.116501
Citation: Wu Yu, Cai Shao-Hong, Deng Ming-Sen, Sun Guang-Yu, Liu Wen-Jiang, Cen Chao. 2017: Isotope effect on quantum thermal transport in a polyethylene chain, Acta Physica Sinica, 66(11): 243-250. doi: 10.7498/aps.66.116501

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

Isotope effect on quantum thermal transport in a polyethylene chain

  • 摘要: 高分子导热材料的有效调控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央插入延展(central insertion scheme,CIS)方法及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理论,对包含432个原子、长18.533 nm的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室温下长100 nm的纯12C聚乙烯单链的热导率理论上限高达314.1 W.m-1.K-1;对于12C聚乙烯单链,其他条件一定时,14C掺杂引起的热导同位素效应比13C更为显著;室温下纯12C聚乙烯单链中14C掺杂原子百分数为50%时同位素效应最显著,此时平均热导比未掺杂时下降了51%.这对探索聚乙烯材料热输运的同位素影响机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5
  • HTML全文浏览数:  13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6-15

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

  •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贵阳 550018
  •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纳米材料模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18
  • 贵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贵阳 550018

摘要: 高分子导热材料的有效调控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央插入延展(central insertion scheme,CIS)方法及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理论,对包含432个原子、长18.533 nm的聚乙烯单链量子热输运的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室温下长100 nm的纯12C聚乙烯单链的热导率理论上限高达314.1 W.m-1.K-1;对于12C聚乙烯单链,其他条件一定时,14C掺杂引起的热导同位素效应比13C更为显著;室温下纯12C聚乙烯单链中14C掺杂原子百分数为50%时同位素效应最显著,此时平均热导比未掺杂时下降了51%.这对探索聚乙烯材料热输运的同位素影响机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