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束剪切干涉的PIE成像技术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元杰, 何小亮, 孔艳, 王绶玙, 刘诚, 朱健强. 2017: 基于电子束剪切干涉的PIE成像技术研究, 物理学报, 66(13): 90-99. doi: 10.7498/aps.66.134202
引用本文: 李元杰, 何小亮, 孔艳, 王绶玙, 刘诚, 朱健强. 2017: 基于电子束剪切干涉的PIE成像技术研究, 物理学报, 66(13): 90-99. doi: 10.7498/aps.66.134202
Li Yuan-Jie, He Xiao-Liang, Kong Yan, Wang Shou-Yu, Liu Cheng, Zhu Jian-Qiang. 2017: Shearing interferometric electron beam imaging based on 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ine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66(13): 90-99. doi: 10.7498/aps.66.134202
Citation: Li Yuan-Jie, He Xiao-Liang, Kong Yan, Wang Shou-Yu, Liu Cheng, Zhu Jian-Qiang. 2017: Shearing interferometric electron beam imaging based on 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ine method, Acta Physica Sinica, 66(13): 90-99. doi: 10.7498/aps.66.134202

基于电子束剪切干涉的PIE成像技术研究

Shearing interferometric electron beam imaging based on 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ine method

  • 摘要: 提出了基于M?llenstedt电子双棱镜的电压扫描剪切干涉全场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ine(PIE)显微成像技术.从低到高逐步改变电子双棱镜的电压,并同时记录所形成的剪切干涉条纹,待测样品透射电子束的强度和相位分布就可以用PIE算法得以快速重建,而且双棱镜的方向、位置和实际电场强度分布等诸多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偏差都可以在迭代过程中自动得以更正.所提技术能够克服现阶段用电子束进行PIE成像的诸多技术困扰,从而有望推动PIE技术在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3
  • HTML全文浏览数:  14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7-15

基于电子束剪切干涉的PIE成像技术研究

  • 江南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无锡,214122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 江南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无锡 21412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 201800

摘要: 提出了基于M?llenstedt电子双棱镜的电压扫描剪切干涉全场ptychographic iterative engine(PIE)显微成像技术.从低到高逐步改变电子双棱镜的电压,并同时记录所形成的剪切干涉条纹,待测样品透射电子束的强度和相位分布就可以用PIE算法得以快速重建,而且双棱镜的方向、位置和实际电场强度分布等诸多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偏差都可以在迭代过程中自动得以更正.所提技术能够克服现阶段用电子束进行PIE成像的诸多技术困扰,从而有望推动PIE技术在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