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下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叶学民, 李明兰, 张湘珊, 李春曦. 2018: 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下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 物理学报, 67(16): 253-265. doi: 10.7498/aps.67.20180349
引用本文: 叶学民, 李明兰, 张湘珊, 李春曦. 2018: 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下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 物理学报, 67(16): 253-265. doi: 10.7498/aps.67.20180349
Ye Xue-Min, Li Ming-Lan, Zhang Xiang-Shan, Li Chun-Xi. 2018: Coupling effects of surface elasticity and disjoining pressure on film drainage process, Acta Physica Sinica, 67(16): 253-265. doi: 10.7498/aps.67.20180349
Citation: Ye Xue-Min, Li Ming-Lan, Zhang Xiang-Shan, Li Chun-Xi. 2018: Coupling effects of surface elasticity and disjoining pressure on film drainage process, Acta Physica Sinica, 67(16): 253-265. doi: 10.7498/aps.67.20180349

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下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

Coupling effects of surface elasticity and disjoining pressure on film drainage process

  • 摘要: 针对含不溶性活性剂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在考虑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润滑理论建立了液膜厚度、表面速度和活性剂浓度的演化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表面弹性和分离压单独作用和耦合作用下的液膜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表面弹性与分离压均对垂直液膜排液过程有显著影响.表面弹性单独作用时,液膜初始厚度随弹性增大,黑膜仅在液膜顶部形成,长度较短且不能稳定存在;分离压单独作用时,活性剂随流体不断汇集在底端,液膜表面无法形成表面张力梯度,不发生逆流现象;当二者耦合作用时,可得到较稳定的液膜,排液前期增加表面弹性可提高液膜的厚度、降低表面速度和促使液体逆流,从而减缓排液过程;后期出现黑膜后,分离压中的静电斥力起主要作用,延缓液膜"老化".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5
  • HTML全文浏览数:  47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8-30

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下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

  • 华北电力大学,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保定 071003

摘要: 针对含不溶性活性剂的垂直液膜排液过程,在考虑表面弹性和分离压耦合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润滑理论建立了液膜厚度、表面速度和活性剂浓度的演化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表面弹性和分离压单独作用和耦合作用下的液膜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表面弹性与分离压均对垂直液膜排液过程有显著影响.表面弹性单独作用时,液膜初始厚度随弹性增大,黑膜仅在液膜顶部形成,长度较短且不能稳定存在;分离压单独作用时,活性剂随流体不断汇集在底端,液膜表面无法形成表面张力梯度,不发生逆流现象;当二者耦合作用时,可得到较稳定的液膜,排液前期增加表面弹性可提高液膜的厚度、降低表面速度和促使液体逆流,从而减缓排液过程;后期出现黑膜后,分离压中的静电斥力起主要作用,延缓液膜"老化".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