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雾质谱法研究Kras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士伟, 李卉卉, 周江, 杨小弟. 2015: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Kras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 质谱学报, 36(6): 521-528. doi: 10.7538/zpxb.2015.36.06.0521
引用本文: 张士伟, 李卉卉, 周江, 杨小弟. 2015: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Kras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 质谱学报, 36(6): 521-528. doi: 10.7538/zpxb.2015.36.06.0521
ZHANG Shi-wei, LI Hui-hui, ZHOU Jiang, YANG Xiao-di. 2015: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quadruplex Formed from Kras Promoter by ESI-MS, 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 36(6): 521-528. doi: 10.7538/zpxb.2015.36.06.0521
Citation: ZHANG Shi-wei, LI Hui-hui, ZHOU Jiang, YANG Xiao-di. 2015: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quadruplex Formed from Kras Promoter by ESI-MS, 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 36(6): 521-528. doi: 10.7538/zpxb.2015.36.06.0521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Kras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G-quadruplex Formed from Kras Promoter by ESI-MS

  • 摘要: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圆二色谱(CD)法研究了Kras基因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结果表明,在阳离子条件下,KS1序列形成的是平行构象为主的混合构象G-四链体.实验探索了不同位置G碱基突变对Kras原生型序列G-四链体结构的影响,发现在KS1序列中,第6位G碱基突变对G-四链体影响不大;第13位G碱基突变会导致G-四链体层数减少;而第18、19位G碱基突变会导致G-四链体稳定性下降,同时G-四链体构象也向反平行移动,说明这些位置的G碱基对KS1序列G-四链体的形成有较大的贡献,它们很有可能参与了G-四分体平面的组成,最终形成了特殊的G-四链体结构.虽然不同位置的碱基突变对KS1序列G-四链体的影响各不相同,但突变后的序列形成G-四链体的能力整体比原生型序列弱,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物体内一部分基因突变后所导致的癌症可能与G-四链体结构的破坏有关.该结果可为G-四链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同时也可为相关抗癌药物的研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方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8
  • HTML全文浏览数:  145
  • PDF下载数:  1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5-12-28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Kras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圆二色谱(CD)法研究了Kras基因G-四链体的形成与性质,结果表明,在阳离子条件下,KS1序列形成的是平行构象为主的混合构象G-四链体.实验探索了不同位置G碱基突变对Kras原生型序列G-四链体结构的影响,发现在KS1序列中,第6位G碱基突变对G-四链体影响不大;第13位G碱基突变会导致G-四链体层数减少;而第18、19位G碱基突变会导致G-四链体稳定性下降,同时G-四链体构象也向反平行移动,说明这些位置的G碱基对KS1序列G-四链体的形成有较大的贡献,它们很有可能参与了G-四分体平面的组成,最终形成了特殊的G-四链体结构.虽然不同位置的碱基突变对KS1序列G-四链体的影响各不相同,但突变后的序列形成G-四链体的能力整体比原生型序列弱,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物体内一部分基因突变后所导致的癌症可能与G-四链体结构的破坏有关.该结果可为G-四链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同时也可为相关抗癌药物的研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方向.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