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原子能级量子化的里程碑:弗兰克—赫兹实验
-
摘要: 古斯塔夫·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于1911年从柏林洪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随即邀请他一起在柏林大学进行气体放电相关实验。他们的合作只持续了三年,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人随即入伍服役,并都曾在战争期间身受(罹)重伤(病),幸而妥善疗养之后都痊愈了,两人得以重返教研岗位。他们在1914年4月撰写的实验论文,成为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玻尔原子论模型(发表于1913年7月)预测的电子能级分立(离散而不连续),提供了坚实的测量证据,使该项革命性理论预测,从看似不可思议的异想天开(奇想),摇身成为确凿的微观世界的“事实”,“弗兰克—赫兹实验(Franck—Hertz experiment)”一词,从此写入近代物理学课本中,他们两人并因这一项丰功伟绩,共同荣获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Franck J. Nobel Lecture,1926 Hon G. Physics in Perspective,2003,5:150 Gearhart C A. Physics in Perspective,2014,16:293 Rice S A,Jortner J. James Franck:A Biographical Memoi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0 Williams R. APS News:This Month in Physics History,2017,26(4):4 Eisberg R,Resnick R. Quantum Physics of Atoms,Molecules,Solids,Nuclei,and Particles. 1985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0
- HTML全文浏览数: 130
- PDF下载数: 4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