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的前世今生

上一篇

下一篇

陈睿博. 2016: 引力的前世今生, 物理, 45(5): 327-330.
引用本文: 陈睿博. 2016: 引力的前世今生, 物理, 45(5): 327-330.
2016: @@, Physics, 45(5): 327-330.
Citation: 2016: @@, Physics, 45(5): 327-330.

引力的前世今生

    通讯作者: 陈睿博

@@

    Corresponding author:
  • 摘要: 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人们对引力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随着今天引力波的发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一个世纪里人们对引力发展的认识过程[1].1687年:牛顿引力艾萨克·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方法》一书中对引力进行了全面描述.这为天文学家预测行星的运动提供了精确手段,但它并非没有瑕疵,例如无法精确地计算水星的轨道.所有行星的轨道运动,在公转的近地点轨道上受到其他行星引力的拖行而产生微动.水星的轨道问题在于其进动量与牛顿理论预测不一致,计算上这仅是一个很小的差异,但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已经足够大到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了.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3
  • HTML全文浏览数:  40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6-05-12

引力的前世今生

    通讯作者: 陈睿博

摘要: 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人们对引力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随着今天引力波的发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一个世纪里人们对引力发展的认识过程[1].1687年:牛顿引力艾萨克·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方法》一书中对引力进行了全面描述.这为天文学家预测行星的运动提供了精确手段,但它并非没有瑕疵,例如无法精确地计算水星的轨道.所有行星的轨道运动,在公转的近地点轨道上受到其他行星引力的拖行而产生微动.水星的轨道问题在于其进动量与牛顿理论预测不一致,计算上这仅是一个很小的差异,但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已经足够大到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了.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