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阵列超双疏性质的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翟锦, 李欢军, 李英顺, 李书宏, 江雷. 2002: 碳纳米管阵列超双疏性质的发现, 物理, 31(8): 483-486.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2.08.002
引用本文: 翟锦, 李欢军, 李英顺, 李书宏, 江雷. 2002: 碳纳米管阵列超双疏性质的发现, 物理, 31(8): 483-486.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2.08.002
2002: DISCOVERY OF SUPER-AMPHIPHOBIC PROPERTIES OF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FILMS, Physics, 31(8): 483-486.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2.08.002
Citation: 2002: DISCOVERY OF SUPER-AMPHIPHOBIC PROPERTIES OF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FILMS, Physics, 31(8): 483-486.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2.08.002

碳纳米管阵列超双疏性质的发现

DISCOVERY OF SUPER-AMPHIPHOBIC PROPERTIES OF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FILMS

  • 摘要: 用高温裂解酞菁金属络合物方法制备了几种具有不同形貌的阵列碳纳米管膜,并对其超疏水和超双疏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于具有均匀长度和外径的阵列碳纳米管膜,文章作者发现,在未经任何处理时,其表现出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质,与水的接触角为158.5±1.5°,与油的接触角为0±1.0°.经氟化处理后,则表现出超双疏性质,与水和油的接触角分别为171±0.5°和161±1.0°.对具有类荷叶结构的阵列碳纳米管膜,其表面形貌与荷叶的十分接近,且在未经任何处理时所表现出的超疏水性也与荷叶的非常接近,与水的接触角为166°,滚动角为8°.这种超疏水和超双疏性质是由表面的纳米结构以及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的结合产生的.这一发现为无氟超疏水表面/界面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3
  • HTML全文浏览数:  77
  • PDF下载数:  27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2-08-12

碳纳米管阵列超双疏性质的发现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 用高温裂解酞菁金属络合物方法制备了几种具有不同形貌的阵列碳纳米管膜,并对其超疏水和超双疏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于具有均匀长度和外径的阵列碳纳米管膜,文章作者发现,在未经任何处理时,其表现出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质,与水的接触角为158.5±1.5°,与油的接触角为0±1.0°.经氟化处理后,则表现出超双疏性质,与水和油的接触角分别为171±0.5°和161±1.0°.对具有类荷叶结构的阵列碳纳米管膜,其表面形貌与荷叶的十分接近,且在未经任何处理时所表现出的超疏水性也与荷叶的非常接近,与水的接触角为166°,滚动角为8°.这种超疏水和超双疏性质是由表面的纳米结构以及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的结合产生的.这一发现为无氟超疏水表面/界面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