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子物理看量子力学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洪. 2000: 从原子物理看量子力学, 物理, 29(12): 747-749.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0.12.011
引用本文: 关洪. 2000: 从原子物理看量子力学, 物理, 29(12): 747-749. doi: 10.3321/j.issn:0379-4148.2000.12.011
Citation:

从原子物理看量子力学

    通讯作者: 关洪
    Corresponding author:
  • 摘要: 十几年前,有一次见到北京大学陈熙谋教授,交谈当中,发现大家都很关心 原子物理课程的更新改革.他说,北京大学有不少老师主张要在现代的理论基础上来讲原子 物理,就必须在这门课上讲清楚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然而,凡是理论物理出身的教师,都 毫无例外地反对这样做.他和我当然都赞同后一种意见.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出版的一些大讲量子力学原理的原子物理教材,每每是讲不清楚 ,并且常常是有严重错误的.例如,有一本原子物理的内部教材里,居然讲到用J+和J -算符去构造一般角动量的本征态这样比较深入的内容,而且竟然出现了把算符J+作 用到磁量子数最大的本征态,就把它变成磁量子数最小的本征态那样的错误公式.又如,在 另一本公开发行的原子物理教材里,亦把量子力学里某种形式的概率幅叠加公式,错误地说 成是在经典物理学里亦共同遵从的规则.  是不是这些老师都缺乏自知之明呢?我看不见得.我想,问题之一恐怕在于这的确是很困难 的一项任务.即使是理论物理专家写的量子力学教材,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则性或者非原 则性错误.例如,近年在国际物理学文献里,早就屡次提出了对Dirac和Landau写的量子力学 教材的多处合理而至今未见反驳的批评.可惜的是,国内还不具备在这方面开展正常的指名 批评的气氛.没有批评就难以进步,这多少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问题之二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或者说是应试教育支配着我们的教学.在这方面,我很同意本 刊今年第一期俞允强教授说的:“基础理论课应保留的主要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概念的清晰性 .”可是,在应试方针的指导下,人们趋之若鹜的往往是那些例题习题很多,而理论系统比 较混乱和基本概念并不清晰的教材.量子力学亦不例外.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Landau的《量子力学》是指定必读的.但后来我很少看那本写得既繁 琐又武断的书.而我一直比较欣赏Schiff写的《量子力学》.这本书的特点是概念讲得清楚 ,在这方面没有说过什么错话,也极少有废话.半个世纪过去了,而这本书(包括它的新版 本)依然站得住脚,广为使用.我赞成宁肯少讲一点,千万别把学生引入歧途.但Schiff的 书例题少,单凭它是不足以应付考试的.所以我只好对学生说,你们要考研,就找那本例题 很多的书看吧.  我见到过不同的教师讲的原子物理课是大不相同的.光学专家讲的原子物理,不厌其烦地叙 述原子和分子光谱的细微末节,固体专家则把能带论也放进去了,甚至说:“一块金属就是 一个大分子”等等.那么,原子物理到底应当讲些什么呢?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73
  • HTML全文浏览数:  97
  • PDF下载数:  9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0-12-12

从原子物理看量子力学

    通讯作者: 关洪
  • 中山大学物理系 广州 510275

摘要: 十几年前,有一次见到北京大学陈熙谋教授,交谈当中,发现大家都很关心 原子物理课程的更新改革.他说,北京大学有不少老师主张要在现代的理论基础上来讲原子 物理,就必须在这门课上讲清楚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然而,凡是理论物理出身的教师,都 毫无例外地反对这样做.他和我当然都赞同后一种意见.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出版的一些大讲量子力学原理的原子物理教材,每每是讲不清楚 ,并且常常是有严重错误的.例如,有一本原子物理的内部教材里,居然讲到用J+和J -算符去构造一般角动量的本征态这样比较深入的内容,而且竟然出现了把算符J+作 用到磁量子数最大的本征态,就把它变成磁量子数最小的本征态那样的错误公式.又如,在 另一本公开发行的原子物理教材里,亦把量子力学里某种形式的概率幅叠加公式,错误地说 成是在经典物理学里亦共同遵从的规则.  是不是这些老师都缺乏自知之明呢?我看不见得.我想,问题之一恐怕在于这的确是很困难 的一项任务.即使是理论物理专家写的量子力学教材,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则性或者非原 则性错误.例如,近年在国际物理学文献里,早就屡次提出了对Dirac和Landau写的量子力学 教材的多处合理而至今未见反驳的批评.可惜的是,国内还不具备在这方面开展正常的指名 批评的气氛.没有批评就难以进步,这多少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问题之二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或者说是应试教育支配着我们的教学.在这方面,我很同意本 刊今年第一期俞允强教授说的:“基础理论课应保留的主要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概念的清晰性 .”可是,在应试方针的指导下,人们趋之若鹜的往往是那些例题习题很多,而理论系统比 较混乱和基本概念并不清晰的教材.量子力学亦不例外.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Landau的《量子力学》是指定必读的.但后来我很少看那本写得既繁 琐又武断的书.而我一直比较欣赏Schiff写的《量子力学》.这本书的特点是概念讲得清楚 ,在这方面没有说过什么错话,也极少有废话.半个世纪过去了,而这本书(包括它的新版 本)依然站得住脚,广为使用.我赞成宁肯少讲一点,千万别把学生引入歧途.但Schiff的 书例题少,单凭它是不足以应付考试的.所以我只好对学生说,你们要考研,就找那本例题 很多的书看吧.  我见到过不同的教师讲的原子物理课是大不相同的.光学专家讲的原子物理,不厌其烦地叙 述原子和分子光谱的细微末节,固体专家则把能带论也放进去了,甚至说:“一块金属就是 一个大分子”等等.那么,原子物理到底应当讲些什么呢?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