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LET C离子束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效应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孙海宁, 王菊芳, 马爽, 陆栋, 吴鑫, 李文建. 2011: 不同LET C离子束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效应分析, 原子核物理评论, 28(1): 122-125.
引用本文: 孙海宁, 王菊芳, 马爽, 陆栋, 吴鑫, 李文建. 2011: 不同LET C离子束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效应分析, 原子核物理评论, 28(1): 122-125.
SUN Hai-ning, WANG Ju-fang, MA Shuang, LU Dong, WU Xin, LI Wen-jian. 2011: Analysis of Mutagenic Effects Induced by Carbon Beams at Different LET in a Red Yeast Strain, Nuclear Physics Review, 28(1): 122-125.
Citation: SUN Hai-ning, WANG Ju-fang, MA Shuang, LU Dong, WU Xin, LI Wen-jian. 2011: Analysis of Mutagenic Effects Induced by Carbon Beams at Different LET in a Red Yeast Strain, Nuclear Physics Review, 28(1): 122-125.

不同LET C离子束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效应分析

Analysis of Mutagenic Effects Induced by Carbon Beams at Different LET in a Red Yeast Strain

  • 摘要: 以粘红酵母菌Rhodotorula glutinis A Y 9101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和突变截面,评估了不同LET的C离子对微生物的失活效应和突变效应.结果表明,C离子LET为120.0 keV/tim时,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最大,为4.37 um2,接近酵母菌细胞核的平均核截面;LET为96.0 keV/μm时,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截面最大.通过对C离子束致突变能力的分析发现,C离子在LET为58.2 keV/μm时突变能力最强,这一结果显示在经C离子辐照后存活下来的粘红酵母菌中,可以引起有效突变的最佳LET为58.2 keV/μm左右,此时所对应的碳离子能量约为35 MeV/u.这些结果表明,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最佳致死效应和最佳致突变效应存在于不同的能量区域.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4
  • HTML全文浏览数:  5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1-03-20

不同LET C离子束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效应分析

  • 兰州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 以粘红酵母菌Rhodotorula glutinis A Y 9101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和突变截面,评估了不同LET的C离子对微生物的失活效应和突变效应.结果表明,C离子LET为120.0 keV/tim时,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最大,为4.37 um2,接近酵母菌细胞核的平均核截面;LET为96.0 keV/μm时,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截面最大.通过对C离子束致突变能力的分析发现,C离子在LET为58.2 keV/μm时突变能力最强,这一结果显示在经C离子辐照后存活下来的粘红酵母菌中,可以引起有效突变的最佳LET为58.2 keV/μm左右,此时所对应的碳离子能量约为35 MeV/u.这些结果表明,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最佳致死效应和最佳致突变效应存在于不同的能量区域.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