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庆峰, 高国强, 刘庆想, 张政权, 胡克松. 2009: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21(4): 531-535.
引用本文: 王庆峰, 高国强, 刘庆想, 张政权, 胡克松. 2009: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21(4): 531-535.
Wang Qingfeng, Gao Guoqiang, Liu Qingxiang, Zhang Zhengquan, Hu Kesong. 2009: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pulse forming network,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1(4): 531-535.
Citation: Wang Qingfeng, Gao Guoqiang, Liu Qingxiang, Zhang Zhengquan, Hu Kesong. 2009: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pulse forming network,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1(4): 531-535.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pulse forming network

  • 摘要: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cm、高度为4 cm,该电容器在变压器油中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50 kV.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单线型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可在1 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半高宽220 ns,前沿为40 ns的高压脉冲,能很好满足脉冲功率系统小型化的应用要求.实验研究还表明,设计的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在工作电压为44 kV时可在2.5 Ω的低阻抗负载上获得脉宽230 ns,前沿约为50 ns的脉冲.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8
  • HTML全文浏览数:  20
  • PDF下载数:  7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9-04-30

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西南交通大学,理学院,成都,610031

摘要: 采用陶瓷无感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设计了一种低阻抗高储能密度的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该脉冲形成网络采用无感陶瓷电容器作为储能介质,每一个电容器的容值为1.7 nF.电容器采用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钛酸钡作为材料,单个电容器的直径为6 cm、高度为4 cm,该电容器在变压器油中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50 kV.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单线型中等高压脉冲形成网络可在1 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半高宽220 ns,前沿为40 ns的高压脉冲,能很好满足脉冲功率系统小型化的应用要求.实验研究还表明,设计的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在工作电压为44 kV时可在2.5 Ω的低阻抗负载上获得脉宽230 ns,前沿约为50 ns的脉冲.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