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类BBO晶体中的参量荧光空间特性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王红英, 刘红军, 赵卫, 李院院, 牛建军. 2008: 第Ⅰ类BBO晶体中的参量荧光空间特性理论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1817-1820.
引用本文: 王红英, 刘红军, 赵卫, 李院院, 牛建军. 2008: 第Ⅰ类BBO晶体中的参量荧光空间特性理论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1817-1820.
WANG Hong-ying, LIU Hong-jun, ZHAO Wei, LI Yuan-yuan, NIU Jian-jun. 2008: Theoretical study on spatial property of parametric fluorescence in a type ⅠBBO crystal,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0(11): 1817-1820.
Citation: WANG Hong-ying, LIU Hong-jun, ZHAO Wei, LI Yuan-yuan, NIU Jian-jun. 2008: Theoretical study on spatial property of parametric fluorescence in a type ⅠBBO crystal,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20(11): 1817-1820.

第Ⅰ类BBO晶体中的参量荧光空间特性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y on spatial property of parametric fluorescence in a type ⅠBBO crystal

  • 摘要: 采用第Ⅰ类相位匹配BBO晶体的放大传递函数方法,分别对光参量放大过程中单波长信号光注入和多波长信号光注入出现的参量荧光的空间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单波长信号光注入时,在某一特定的非共线角和相位匹配角下,它是以泵浦光为中心,呈锥形分布的,而在其它相位匹配区域内,则呈环形分布;另一方面,在多波长信号光入射情况下,参量荧光的光谱在某一特定的相位匹配角下集中分布在很宽的范围内,而在其余相位匹配区域内,参量荧光光谱呈分散分布状态.该结论对于光参量放大中三波群速失配的补偿,高增益和窄脉冲宽度的参量光的产生以及对于参量荧光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于近年来量子图像处理和量子通讯等领域所关注的纠缠光场的产生也具有参考价值.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7
  • HTML全文浏览数:  50
  • PDF下载数:  4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8-11-30

第Ⅰ类BBO晶体中的参量荧光空间特性理论研究

  • 西安文理学院,物理系,西安,710065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19

摘要: 采用第Ⅰ类相位匹配BBO晶体的放大传递函数方法,分别对光参量放大过程中单波长信号光注入和多波长信号光注入出现的参量荧光的空间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单波长信号光注入时,在某一特定的非共线角和相位匹配角下,它是以泵浦光为中心,呈锥形分布的,而在其它相位匹配区域内,则呈环形分布;另一方面,在多波长信号光入射情况下,参量荧光的光谱在某一特定的相位匹配角下集中分布在很宽的范围内,而在其余相位匹配区域内,参量荧光光谱呈分散分布状态.该结论对于光参量放大中三波群速失配的补偿,高增益和窄脉冲宽度的参量光的产生以及对于参量荧光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于近年来量子图像处理和量子通讯等领域所关注的纠缠光场的产生也具有参考价值.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