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选通技术对后向散射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王祥科, 张辉, 郑志强. 2007: 距离选通技术对后向散射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12): 1997-2000.
引用本文: 王祥科, 张辉, 郑志强. 2007: 距离选通技术对后向散射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12): 1997-2000.
WANG Xiang-ke, ZHANG Hui, ZHENG Zhi-qiang. 2007: Analysis of back-scattering restraining of range-gated imaging technique,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9(12): 1997-2000.
Citation: WANG Xiang-ke, ZHANG Hui, ZHENG Zhi-qiang. 2007: Analysis of back-scattering restraining of range-gated imaging technique,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9(12): 1997-2000.

距离选通技术对后向散射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Analysis of back-scattering restraining of range-gated imaging technique

  • 摘要: 从辐射度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单CCD像元的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模型.而后考虑成像质量,借助单CCD像元信噪比和图像均方差误差两个指标,阐明了距离选通技术是抑制后向散射、增大成像距离、提高图像质量的有效手段.最后从模型出发,导出了距离选通技术在激光主动成像中应用时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1) 尽可能减小激光脉冲宽度,以克服后向散射的影响;(2) 要能够达到尽可能远的观测距离,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激光占空比越大越好;(3)在激光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脉冲频率越高越好.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3
  • HTML全文浏览数:  97
  • PDF下载数:  7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7-12-30

距离选通技术对后向散射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长沙,410073

摘要: 从辐射度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单CCD像元的距离选通激光主动成像模型.而后考虑成像质量,借助单CCD像元信噪比和图像均方差误差两个指标,阐明了距离选通技术是抑制后向散射、增大成像距离、提高图像质量的有效手段.最后从模型出发,导出了距离选通技术在激光主动成像中应用时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原则:(1) 尽可能减小激光脉冲宽度,以克服后向散射的影响;(2) 要能够达到尽可能远的观测距离,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激光占空比越大越好;(3)在激光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脉冲频率越高越好.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