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性能初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吉明, 彭强, 廖达雄. 2007: 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性能初步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8): 1266-1270.
引用本文: 陈吉明, 彭强, 廖达雄. 2007: 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性能初步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8): 1266-1270.
CHEN Ji-ming, PENG Qiang, LIAO Da-xiong. 2007: Performance of supersonic diffuser in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9(8): 1266-1270.
Citation: CHEN Ji-ming, PENG Qiang, LIAO Da-xiong. 2007: Performance of supersonic diffuser in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9(8): 1266-1270.

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性能初步研究

Performance of supersonic diffuser in pressure recovery system

  • 摘要: 在气动和化学强激光器系统研制中,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设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介绍了常温空气介质情况下若干型式扩压器试验件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针对扩压器扩张角大小、壁面之间加隔板和边界层吹气等因素对其扩压性能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初步研究表明:激光器系统的光腔段和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采用较小扩张角,扩压器内腔宽度方向设置适当厚度的竖隔板,扩压器左右侧壁采用附面层吹气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扩压器的扩压效率.而由于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宽高比很大,在扩压器内腔使用水平隔板对扩压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并且当扩压器扩张角度很小时,水平隔板反而降低了扩压器扩压效率.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0
  • HTML全文浏览数:  51
  • PDF下载数:  5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7-08-30

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性能初步研究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在气动和化学强激光器系统研制中,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设计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介绍了常温空气介质情况下若干型式扩压器试验件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针对扩压器扩张角大小、壁面之间加隔板和边界层吹气等因素对其扩压性能的影响作了对比分析.初步研究表明:激光器系统的光腔段和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采用较小扩张角,扩压器内腔宽度方向设置适当厚度的竖隔板,扩压器左右侧壁采用附面层吹气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扩压器的扩压效率.而由于压力恢复系统扩压器宽高比很大,在扩压器内腔使用水平隔板对扩压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并且当扩压器扩张角度很小时,水平隔板反而降低了扩压器扩压效率.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