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阮望, 张瑞,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2007: 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3): 434-438.
引用本文: 阮望, 张瑞,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2007: 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3): 434-438.
RUAN Wang, ZHANG Rui, WANG Yong, DING Yao-gen, RUAN Cun-jun. 2007: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RF structure of sheet beam klystr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9(3): 434-438.
Citation: RUAN Wang, ZHANG Rui, WANG Yong, DING Yao-gen, RUAN Cun-jun. 2007: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RF structure of sheet beam klystr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9(3): 434-438.

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RF structure of sheet beam klystron

  • 摘要: 利用3维软件设计并模拟了适用于X波段高功率带状注速调管的"Ⅱ"形谐振腔,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腔体各尺寸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建立了平面对称结构的3维高频互作用系统模拟平台,应用此平台讨论了扼流器法和漂移管窄壁开槽法这两种抑制漂移管中非工作模式的方法;分析了漂移管的尺寸及漂移头对谐振腔内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波导高度、耦合腔宽度和高度对带状注速调管谐振腔间隙的电场均匀性影响较大;而波导长度和宽度、耦合腔长度对该电场均匀性影响不大;腔体连接处加上漂移头可使场分布更加集中;该型带状注速调管谐振腔能够产生均匀的电场,为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0
  • HTML全文浏览数:  29
  • PDF下载数:  3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7-03-30

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 利用3维软件设计并模拟了适用于X波段高功率带状注速调管的"Ⅱ"形谐振腔,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腔体各尺寸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建立了平面对称结构的3维高频互作用系统模拟平台,应用此平台讨论了扼流器法和漂移管窄壁开槽法这两种抑制漂移管中非工作模式的方法;分析了漂移管的尺寸及漂移头对谐振腔内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波导高度、耦合腔宽度和高度对带状注速调管谐振腔间隙的电场均匀性影响较大;而波导长度和宽度、耦合腔长度对该电场均匀性影响不大;腔体连接处加上漂移头可使场分布更加集中;该型带状注速调管谐振腔能够产生均匀的电场,为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