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激光内通道传输的弱可压缩流模型

上一篇

下一篇

柳建, 金钢, 王世庆, 李树民, 张翔. 2006: 连续激光内通道传输的弱可压缩流模型, 强激光与粒子束, 18(12): 1983-1986.
引用本文: 柳建, 金钢, 王世庆, 李树民, 张翔. 2006: 连续激光内通道传输的弱可压缩流模型, 强激光与粒子束, 18(12): 1983-1986.
LIU Jian, JIN Gang, WANG Shi-qing, LI Shu-min, ZHANG Xiang. 2006: Weakly compressible fluid model to study thermal effects on laser propagating in closed tube,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8(12): 1983-1986.
Citation: LIU Jian, JIN Gang, WANG Shi-qing, LI Shu-min, ZHANG Xiang. 2006: Weakly compressible fluid model to study thermal effects on laser propagating in closed tube,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8(12): 1983-1986.

连续激光内通道传输的弱可压缩流模型

Weakly compressible fluid model to study thermal effects on laser propagating in closed tube

  • 摘要: 分析了激光在气体中传输时采用等压近似线性方程求解流场密度分布的优缺点,在高低速流场统一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压力原变量的分步求解的弱可压缩流计算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采用该模型结合标量衍射理论对连续激光在封闭充气管道中受到的气体热效应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弱可压缩流计算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非自由边界热对流对气体密度分布的影响,进而反映流场对光束的影响.这说明弱可压缩流计算模型能较好地适应内通道光传输问题的仿真研究.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7
  • HTML全文浏览数:  22
  • PDF下载数:  1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6-12-30

连续激光内通道传输的弱可压缩流模型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7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610209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610209

摘要: 分析了激光在气体中传输时采用等压近似线性方程求解流场密度分布的优缺点,在高低速流场统一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压力原变量的分步求解的弱可压缩流计算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采用该模型结合标量衍射理论对连续激光在封闭充气管道中受到的气体热效应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弱可压缩流计算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非自由边界热对流对气体密度分布的影响,进而反映流场对光束的影响.这说明弱可压缩流计算模型能较好地适应内通道光传输问题的仿真研究.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