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大气湍流测量方法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戴阳, 林兆祥, 张文艳, 程学武, 李发泉, 宋述燕, 龚顺生. 2006: 激光雷达大气湍流测量方法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8(11): 1769-1773.
引用本文: 戴阳, 林兆祥, 张文艳, 程学武, 李发泉, 宋述燕, 龚顺生. 2006: 激光雷达大气湍流测量方法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8(11): 1769-1773.
DAI Yang, LIN Zhao-xiang, ZHANG Wen-yan, CHENG Xue-wu, LI Fa-quan, SONG Shu-yan, GONG Shun-sheng. 2006: Method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measurement by lidar,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8(11): 1769-1773.
Citation: DAI Yang, LIN Zhao-xiang, ZHANG Wen-yan, CHENG Xue-wu, LI Fa-quan, SONG Shu-yan, GONG Shun-sheng. 2006: Method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measurement by lidar,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8(11): 1769-1773.

激光雷达大气湍流测量方法研究

Method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measurement by lidar

  • 摘要: 报道了一种用激光雷达方法测量大气湍流的技术,利用发射激光束在空间所需位置产生一个聚焦光斑,通过此光斑处的大气分子瑞利散射机制形成一个空间的人造散射光源,接收系统对此光源的散射光进行探测,测量出从地面到此空间散射光源之间的大气湍流参数.给出了对武汉上空大气湍流测量的初步结果.得到了不同高度层的大气相干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平均值和起伏均方差,并对实验测量和模型计算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相应高度段的积分值进行了比较,二者积分值都在10-12量级,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这种测量方法的实现,为测量空间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大气湍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1
  • HTML全文浏览数:  41
  • PDF下载数:  7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6-11-30

激光雷达大气湍流测量方法研究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430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0
  • 中南民族大学,电信学院,武汉,430074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430071

摘要: 报道了一种用激光雷达方法测量大气湍流的技术,利用发射激光束在空间所需位置产生一个聚焦光斑,通过此光斑处的大气分子瑞利散射机制形成一个空间的人造散射光源,接收系统对此光源的散射光进行探测,测量出从地面到此空间散射光源之间的大气湍流参数.给出了对武汉上空大气湍流测量的初步结果.得到了不同高度层的大气相干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平均值和起伏均方差,并对实验测量和模型计算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相应高度段的积分值进行了比较,二者积分值都在10-12量级,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这种测量方法的实现,为测量空间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大气湍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