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速调管加载损耗介质群聚腔的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徐勇, 罗勇, 熊彩东, 刘迎辉, 李宏福. 2005: 回旋速调管加载损耗介质群聚腔的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7(12): 1870-1874.
引用本文: 徐勇, 罗勇, 熊彩东, 刘迎辉, 李宏福. 2005: 回旋速调管加载损耗介质群聚腔的研究, 强激光与粒子束, 17(12): 1870-1874.
XU Yong, LUO Yong, XIONG Cai-dong, LIU Ying-hui, LI Hong-fu. 2005: Bunching cavity with dielectric absorber for gyroklystr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7(12): 1870-1874.
Citation: XU Yong, LUO Yong, XIONG Cai-dong, LIU Ying-hui, LI Hong-fu. 2005: Bunching cavity with dielectric absorber for gyroklystron,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7(12): 1870-1874.

回旋速调管加载损耗介质群聚腔的研究

Bunching cavity with dielectric absorber for gyroklystron

  • 摘要: 用模式场匹配理论建立了散射矩阵,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加载损耗介质层对群聚腔Q值、谐振特性以及群聚腔两端漂移段半径的大小对谐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载损耗介质在高频率下使群聚腔主要寄生模式EH212和EH311得到极大的抑制,对工作模式H01模更有利;衰减常数随损耗层厚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Q值随介质厚度的增加迅速减小,因此在设计腔体时必须严格控制损耗材料厚度.最后为正在研制的回旋速调管设计了满足要求的低Q群聚腔,该腔冷测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4
  • HTML全文浏览数:  41
  • PDF下载数:  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5-12-30

回旋速调管加载损耗介质群聚腔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 用模式场匹配理论建立了散射矩阵,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加载损耗介质层对群聚腔Q值、谐振特性以及群聚腔两端漂移段半径的大小对谐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加载损耗介质在高频率下使群聚腔主要寄生模式EH212和EH311得到极大的抑制,对工作模式H01模更有利;衰减常数随损耗层厚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Q值随介质厚度的增加迅速减小,因此在设计腔体时必须严格控制损耗材料厚度.最后为正在研制的回旋速调管设计了满足要求的低Q群聚腔,该腔冷测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