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对面阵CCD器件破坏的一种新机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文煜, 王金宝, 程湘爱, 陆启生. 2005: 激光对面阵CCD器件破坏的一种新机理, 强激光与粒子束, 17(10): 1457-1460.
引用本文: 李文煜, 王金宝, 程湘爱, 陆启生. 2005: 激光对面阵CCD器件破坏的一种新机理, 强激光与粒子束, 17(10): 1457-1460.
LI Wen-yu, WANG Jin-bao, CHENG Xiang-ai, LU Qi-sheng. 2005: New analysis on laser-induced damage mechanism of array CCD device,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7(10): 1457-1460.
Citation: LI Wen-yu, WANG Jin-bao, CHENG Xiang-ai, LU Qi-sheng. 2005: New analysis on laser-induced damage mechanism of array CCD device, High Power Lase and Particle Beams, 17(10): 1457-1460.

激光对面阵CCD器件破坏的一种新机理

New analysis on laser-induced damage mechanism of array CCD device

  • 摘要: 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5 ms的激光辐照SONY ICX055BL可见光硅CCD器件,实验中由图像采集卡采集得到相机的视频输出,同时用示波器检测ICX055BL的输出信号和垂直输出时钟信号.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的辐照下,器件比较容易被破坏.研究中将器件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破坏机理分析不只局限于CCD的探测、电荷存储、电荷转移的MOS结构部分.结合实验结果和CCD器件的电路特点,初步判断该器件的破坏机理为电路破坏,脉冲激光所产生的信号电荷冲坏了复位的场效应管,使器件整体永久失效.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1
  • HTML全文浏览数:  50
  • PDF下载数:  6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05-10-30

激光对面阵CCD器件破坏的一种新机理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 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5 ms的激光辐照SONY ICX055BL可见光硅CCD器件,实验中由图像采集卡采集得到相机的视频输出,同时用示波器检测ICX055BL的输出信号和垂直输出时钟信号.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的辐照下,器件比较容易被破坏.研究中将器件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破坏机理分析不只局限于CCD的探测、电荷存储、电荷转移的MOS结构部分.结合实验结果和CCD器件的电路特点,初步判断该器件的破坏机理为电路破坏,脉冲激光所产生的信号电荷冲坏了复位的场效应管,使器件整体永久失效.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