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模拟钛中微孔洞的结构及其失效行为

上一篇

下一篇

何燕, 周刚, 刘艳侠, 王皞, 徐东生, 杨锐. 2018: 原子模拟钛中微孔洞的结构及其失效行为, 物理学报, 67(5): 23-30. doi: 10.7498/aps.67.20171670
引用本文: 何燕, 周刚, 刘艳侠, 王皞, 徐东生, 杨锐. 2018: 原子模拟钛中微孔洞的结构及其失效行为, 物理学报, 67(5): 23-30. doi: 10.7498/aps.67.20171670
He Yan, Zhou Gang, Liu Yan-Xia, Wang Hao, Xu Dong-Sheng, Yang Rui. 2018: Atomistic simulation of microvoid 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rack nucleation in hexagonal titanium, Acta Physica Sinica, 67(5): 23-30. doi: 10.7498/aps.67.20171670
Citation: He Yan, Zhou Gang, Liu Yan-Xia, Wang Hao, Xu Dong-Sheng, Yang Rui. 2018: Atomistic simulation of microvoid 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rack nucleation in hexagonal titanium, Acta Physica Sinica, 67(5): 23-30. doi: 10.7498/aps.67.20171670

原子模拟钛中微孔洞的结构及其失效行为

Atomistic simulation of microvoid 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rack nucleation in hexagonal titanium

  • 摘要: 六角金属由于其各向异性等特点,在塑性变形等过程中容易产生形状和构型都相对复杂的点缺陷团簇.这些团簇之间及其与运动位错等缺陷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然而对相关问题的原子尺度、尤其是空位团簇的演化和微孔洞的形成乃至裂纹形核扩展等的理解还不全面.本文采用激发弛豫算法结合第一原理及原子间作用势,系统考察了钛中的空位团簇构型及不同构型间的相互转变,给出了不同尺寸空位团簇的稳定和亚稳构型、空位团簇合并分解和迁移的激发能垒等关键参数,发现较小的空位团簇形成稳定构型,较大的空位团簇呈现出空间对称分布趋势进而形成微孔洞;采用高通量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空位团簇在拉应力作用下对变形过程的影响,发现这些空位团簇可以形成层错,并对微裂纹的形核产生影响.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
  • HTML全文浏览数:  6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8-03-15

原子模拟钛中微孔洞的结构及其失效行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864;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沈阳 110034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 110016;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 116024
  • 辽宁大学物理学院,沈阳,110036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110016

摘要: 六角金属由于其各向异性等特点,在塑性变形等过程中容易产生形状和构型都相对复杂的点缺陷团簇.这些团簇之间及其与运动位错等缺陷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然而对相关问题的原子尺度、尤其是空位团簇的演化和微孔洞的形成乃至裂纹形核扩展等的理解还不全面.本文采用激发弛豫算法结合第一原理及原子间作用势,系统考察了钛中的空位团簇构型及不同构型间的相互转变,给出了不同尺寸空位团簇的稳定和亚稳构型、空位团簇合并分解和迁移的激发能垒等关键参数,发现较小的空位团簇形成稳定构型,较大的空位团簇呈现出空间对称分布趋势进而形成微孔洞;采用高通量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空位团簇在拉应力作用下对变形过程的影响,发现这些空位团簇可以形成层错,并对微裂纹的形核产生影响.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