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足印探测的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

上一篇

下一篇

易洪, 李松, 马跃, 黄科, 周辉, 史光远. 2017: 基于足印探测的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 物理学报, 66(13): 126-135. doi: 10.7498/aps.66.134206
引用本文: 易洪, 李松, 马跃, 黄科, 周辉, 史光远. 2017: 基于足印探测的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 物理学报, 66(13): 126-135. doi: 10.7498/aps.66.134206
Yi Hong, Li Song, Ma Yue, Huang Ke, Zhou Hui, Shi Guang-Yuan. 2017: On-orbit calibration of satellite laser altimeters based on footprint detec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6(13): 126-135. doi: 10.7498/aps.66.134206
Citation: Yi Hong, Li Song, Ma Yue, Huang Ke, Zhou Hui, Shi Guang-Yuan. 2017: On-orbit calibration of satellite laser altimeters based on footprint detection, Acta Physica Sinica, 66(13): 126-135. doi: 10.7498/aps.66.134206

基于足印探测的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

On-orbit calibration of satellite laser altimeters based on footprint detection

  • 摘要: 高精度的地表目标三维观测结果需要卫星激光测高仪对其系统误差进行定期的在轨标定工作,这包含系统误差的估计和校正以及标定结果的精度检验,现有方式分别通过姿态机动法和足印探测法予以实现.然而,姿态机动方式不适用于我国的卫星平台,传统足印探测方式没有针对系统误差的估计模型,仅能用于标定结果的精度检验.本文推导了基于足印探测方式的激光指向角系统误差估计模型,使得足印探测法能完成包含在轨误差校正以及精度检验的工作闭环,同时对用于激光足印获取的地面能量探测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设计仿真实验对所推导的误差估计模型进行验证,并量化分析了探测器阵列激光入射角度、标定场地表粗糙度及探测器布设间距等因素对系统误差校正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要实现1.8 m的水平定位精度(对应0.6 arcsec激光指向精度),探测器阵列间距达到20 m即可,探测器阵列面的入射角需高于3?,标定场地表粗糙度需小于10 cm.以上结论对我国未来发射GF-7号光学/激光立体测绘卫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5
  • HTML全文浏览数:  13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7-15

基于足印探测的激光测高仪在轨标定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 高精度的地表目标三维观测结果需要卫星激光测高仪对其系统误差进行定期的在轨标定工作,这包含系统误差的估计和校正以及标定结果的精度检验,现有方式分别通过姿态机动法和足印探测法予以实现.然而,姿态机动方式不适用于我国的卫星平台,传统足印探测方式没有针对系统误差的估计模型,仅能用于标定结果的精度检验.本文推导了基于足印探测方式的激光指向角系统误差估计模型,使得足印探测法能完成包含在轨误差校正以及精度检验的工作闭环,同时对用于激光足印获取的地面能量探测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设计仿真实验对所推导的误差估计模型进行验证,并量化分析了探测器阵列激光入射角度、标定场地表粗糙度及探测器布设间距等因素对系统误差校正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要实现1.8 m的水平定位精度(对应0.6 arcsec激光指向精度),探测器阵列间距达到20 m即可,探测器阵列面的入射角需高于3?,标定场地表粗糙度需小于10 cm.以上结论对我国未来发射GF-7号光学/激光立体测绘卫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