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型簇发振荡吸引子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吴天一, 陈小可, 张正娣, 张晓芳, 毕勤胜. 2017: 非对称型簇发振荡吸引子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物理学报, 66(11): 35-45. doi: 10.7498/aps.66.110501
引用本文: 吴天一, 陈小可, 张正娣, 张晓芳, 毕勤胜. 2017: 非对称型簇发振荡吸引子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物理学报, 66(11): 35-45. doi: 10.7498/aps.66.110501
Wu Tian-Yi, Chen Xiao-Ke, Zhang Zheng-Di, Zhang Xiao-Fang, Bi Qin-Sheng. 2017: Structures of the asymmetrical bursting oscillation attractors and their bifurcation mechanisms, Acta Physica Sinica, 66(11): 35-45. doi: 10.7498/aps.66.110501
Citation: Wu Tian-Yi, Chen Xiao-Ke, Zhang Zheng-Di, Zhang Xiao-Fang, Bi Qin-Sheng. 2017: Structures of the asymmetrical bursting oscillation attractors and their bifurcation mechanisms, Acta Physica Sinica, 66(11): 35-45. doi: 10.7498/aps.66.110501

非对称型簇发振荡吸引子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Structures of the asymmetrical bursting oscillation attractors and their bifurcation mechanisms

  • 摘要: 旨在揭示频域不同尺度耦合时非对称动力系统簇发振荡的特点及其分岔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快子系统多平衡点共存导致的不同簇发模式及其产生原因.以经典的蔡氏振子为例,通过引入非对称控制项及周期变化的电流源,选取适当参数,构建存在频域两尺度耦合的非对称动力系统模型.当周期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将整个周期激励项视为慢变参数,得到随慢变参数变化的快子系统平衡曲线及其不同的分岔点以及分岔行为.重点分析了三种不同周期激励幅值下典型的非对称簇发振荡及吸引子结构,揭示其相应的产生机理.指出外激励幅值的变化不仅会引起不同稳定平衡点吸引域的变化,也会使得慢变量穿越不同分岔点的时间间隔发生变化,导致系统产生不同形式的簇发振荡.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85
  • HTML全文浏览数:  15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7-06-15

非对称型簇发振荡吸引子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镇江 212013;镇江船艇学院,镇江212003
  •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镇江,212013
  • 江苏大学理学院,镇江,212013

摘要: 旨在揭示频域不同尺度耦合时非对称动力系统簇发振荡的特点及其分岔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快子系统多平衡点共存导致的不同簇发模式及其产生原因.以经典的蔡氏振子为例,通过引入非对称控制项及周期变化的电流源,选取适当参数,构建存在频域两尺度耦合的非对称动力系统模型.当周期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将整个周期激励项视为慢变参数,得到随慢变参数变化的快子系统平衡曲线及其不同的分岔点以及分岔行为.重点分析了三种不同周期激励幅值下典型的非对称簇发振荡及吸引子结构,揭示其相应的产生机理.指出外激励幅值的变化不仅会引起不同稳定平衡点吸引域的变化,也会使得慢变量穿越不同分岔点的时间间隔发生变化,导致系统产生不同形式的簇发振荡.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